中化新网讯 8月29日,记者从中国腐蚀控制技术协会获悉,由我国提出并牵头制定的两项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领域国际标准《输变电系统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 通用要求》《核电厂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 通用要求》,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于近日正式发布。
《核电厂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 通用要求》对腐蚀源、材料、设计、制造等18个技术要素做出标准化规定,最大程度降低重要设备腐蚀失效的概率,确保长期安全可靠运行。《输变电系统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 通用要求》则有效指导在各个阶段采取合适的腐蚀控制手段,从源头上减少腐蚀对设备的影响。
国际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标委会中国专家组常务副组长任振铎表示,该系列国际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显著提升我国在国际腐蚀控制领域的话语权,为全球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长效运行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据了解,由中国腐蚀控制技术协会提出、中美两国联合提案的国际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标委会(ISO/TC156/SC1)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累计提出并牵头制定六项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领域国际标准。此前四项为2020年发布的《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 通用要求》《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 风险评估》《管道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 通用要求》,以及2022年发布的《火电厂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 通用要求》。
中国腐蚀控制技术协会秘书长、国际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标委会秘书王昊表示:“腐蚀是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也是一项独立的熵增性自然工程,大量的理论研究、应用和标准化工作亟待开展。”
任振铎对记者表示,腐蚀是制约化工行业生产工艺、装备等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应摒弃传统单一的“防腐蚀”思维,从只关注材料防腐的角度,转向研究如何与腐蚀共生,推进腐蚀控制工程的全周期研究。他认为,推动腐蚀控制从“现象应对”走向“全生命周期腐蚀控制”仍存挑战,未来各国都需制定“单位GDP腐蚀熵减”目标,并建立相应评估体系,实现2050年“腐蚀中性”目标。协会目前正在筹备设立腐蚀科学与文明智慧共研技术委员会,目前已开始搭建理论框架,下一步将深化与工程学的融合。
8月22日,金陵亨斯迈6万吨/年叔丁醇催化精馏脱水制异丁烯项目,顺利产出纯度达99.99%的高纯度异丁烯产品,关键指标全面优于设计值,实现全流程一次性开车成功。
近日,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发国富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协议,三方将依托各自优势打造风光制绿氢与液化一体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