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锌工艺打破传统重防腐涂料应用性能瓶颈

9月7日,从青岛鑫聚路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开发的IRRP非锌环保重防腐涂料体系,检测结果及在海工、风电、船舶等重防腐领域应用证明,具有超长耐盐雾、高附着力、轻量化和便捷施工等特性,突破了传统重防腐涂料体系原料和工艺缺陷,对于推动重防腐涂料迭代升级和解决目前工业体系防难题具有重大意义;其“无锌长护”符合ESG和海洋公约的框架要求原则和指导意见,将成为未来金属防护的新标准和新趋势。

QQ20250908-151925.png

防腐涂料是保障海洋工程与机械装备安全服役的关键材料,深海装备、船舶等领域都面临着严重的海水腐蚀难题,其长效防腐的需求至少要求覆材或涂层同时具有:高耐盐雾性、高附着力、高抗冲、高韧性以及抗弯折等诸多必要的物化特征,目前重防腐涂料以含锌为主,虽具有一定程度的防腐效果,但其长期释放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破坏,富锌涂料在三高环境和一些力学特殊环境下耐久表现一直差强人意,另一方面富锌涂料锌和无机填料等体积含量(PVC)高,附着力低、脆性大、抗渗透能力弱,导致装备面防护中会过早发生腐蚀破坏,造成维护成本高和设备使用年限大幅缩短的不可控损失。

青岛鑫聚路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IRRP非锌防污涂料,以独家开发的非锌IRRP超高分子量功能型耐盐雾剂为工艺核心,其涂层韧性、阻尼性能、耐盐雾性能、附着力和耐盐水浸泡等性能优异,尤其是耐盐雾时间、附着力、耐盐水浸泡性能远超于富锌涂料,防腐涂层克服了现有防腐涂料涂层的体系缺陷---耐盐雾时间至数万小时、附着力强、涂层薄、干膜比重轻至1.3每立方厘米、涂敷遍数少至1-2遍,实现维护周期长、轻量化、施工周期短等卓越应用优势。

耐盐雾性是重防腐涂料的一个关键指标,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环氧防腐涂料,即便是性能较好的环氧富锌涂料复合体系,通常300微米膜厚也就能达到1500-2000小时,而且需要涂4-5遍,施工维护周期很长; IRRP非锌防污涂料即使只有60微米的涂层厚度,它的耐盐雾时间就能达到2000小时起步,90微米耐盐雾时间可达4000小时,附着力20MP以上,该企业技术负责人表示当涂层厚度200-300微米、附着力接近40MP时,耐盐雾时间可实现2万-3万小时,有望使得设备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正常使用更长时间减少甚至不需要进行二次维护。

目前的重防腐涂料对于海工项目中的飞溅区、弯头阀门、以及海上二次受力的金属构件物等长效防腐需求,面临防腐周期短的瓶颈,海洋、湖泊飞溅区是一个外部腐蚀环境不断变化的区域,对于涂料性能要求最高,如干湿交替,阳光照射,海浪冲刷,碰撞集中等,涂层寿命导致的防腐防护的周期极短,IRRP非锌重防腐涂料通过独特的复合技术,使涂层具有韧性、高耐盐雾性、致密性、高附着力、耐候性等特征,轻松应对多变量作用对涂层带来的破坏因素,实现更好的防护,有效的打破了飞溅区等复杂环境的防腐防污难题。

据了解,该企业将长期致力于自然环境下的重防腐问题的解决,IRRP非锌重防腐涂料已经形成了环氧、聚氨酯、氟碳,聚硅氧烷等不同系列,满足不同环境、不同场景防腐防污需求,并且同现有防腐涂料体系无冲突兼容使用,便于设备维修维护。

随着全球海洋经济与绿色转型的加速,重防腐涂料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行业研究预测,2024-2029年期间,全球防污涂料市场将以7.3%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持续扩张,到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72亿美元。鼓励和期待国内企业突破现有重防腐领域的落后格局,实现技术、质量、应用全面超车,为即将到来的全球化海洋经济竞争新篇章打下坚实基础和保障。


相关推荐

海工装备“东波一号”连续发电超1800小时

中化新网讯9月8日,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东福研究院”)获悉,该公司自主研发的10千瓦振荡水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东波一号”近日顺利通过第三方组织的专....

2025-09-08     中化新网

东源科技掺氢天然气内燃机关键技术通过验收

  近日,记者从内蒙古东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掺氢天然气(HCNG)内燃机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完成结题验收。

2025-09-08     中化新网

圣奥发布高端防老剂关键原料

  9月1日,圣奥化学发布高端橡胶防老剂关键原材料甲基异戊基酮(MIAK)。

2025-09-08     中国化工报

超高强尼龙丝制备技术获突破

  9月2日,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发11克旦超高强尼龙66工业丝生产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内特种领域重要机型的航空轮胎。

2025-09-08     中国化工报

陕西氢能标委会标准建设成果丰

  8月21日,记者从陕西省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的一届二次年会暨地方标准审查会上获悉,陕西氢能标委会围绕氢能产业需求,在标准体系建设、关键技术攻关、服务企业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5-09-0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