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换“量”向上发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下称《指引》)。其中,要求园区要明确产业定位,“原则上不宜超过3个主导产业”。笔者以为,这是相关部门为了打造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效益显著的主导产业指明的具体路径。

长期以来,部分园区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在招商引资中“捡到篮子都是菜”,使产业布局呈现“大而全”“小而散”的特征。园区内产业门类庞杂,缺乏清晰的主攻方向,导致资源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优势。这种“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宝贵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制约了园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聚焦主导产业,意味着集中火力猛攻特色优势产业,使要素效率产生乘数效应。那么,如何明确自身主导产业?笔者以为,可以采取三步法。

第一步,用“资源环境禀赋”框边界。各园区要充分审视自身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交通条件、现有产业基础、人才技术储备等关键要素,找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产业发展优势。比如是依托港口形成区位优势,还是凭借资源禀赋深耕新材料,亦或是背靠科研高地培育高端精细化工?源于对自身禀赋的客观分析和对未来趋势的精准判断,选择出最适合自身、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作为主攻方向,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步,用“产业基础雷达图”找长板。根据资源禀赋明确主攻方向后,园区要系统性地梳理已有的产业布局,把本地已投产、在建、签约项目按“产业环节、产值、利润、能耗”等因素进行多维打分,绘成雷达图,找出得分最高的3个环节作为产业发展链条。围绕产业链开展招商引资,引入符合发展方向的项目,构建起从上游原材料、中游制造到下游应用乃至废弃物资源化的完整、高效、协同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的集聚效应。

第三步,用“链条缺口清单”补短板。明确主导产业链后,园区根据产业链图谱,结合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精准识别断点、卡点、痛点,形成“缺口清单”,按图索骥,通过靶向招商、战略合作等方式下大力气引入项目“补链”“强链”。对于那些在园区内已形成一定基础和规模的传统产业,应将其视为主导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补链”“强链”需求,引导他们通过技术改造、模式创新、绿色转型等方式,赋予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主导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这样能显著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性,应对外部风险挑战。

如今,化工园区已经步入“精耕细作”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指引》为工业园区从“量的快速增长”转向“质的有效提升”提供了行动指南。化工园区要深入研判资源环境禀赋、产业基础、技术条件、市场需求,精准锁定最具发展潜力、最能发挥比较优势的关键产业领域,将有限的要素资源向核心产业倾斜,以“质”换“量”,构建起具有强大吸附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相关推荐

辽滨经开区:三维发力解锁工业与生态共生密码

近日,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300万吨/年轻烃回收气体处理项目富乙烷装置完成中交,投产后将降低企业能耗和排放,推动产业链延伸。

2025-10-27     中国化工报

湖南推进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

近日,为深入推进全省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湖南省应急管理厅特邀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发展研究二处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汪卫国带队赴湘乡经济开发区、衡阳松木经济开发区开展指导服务。

2025-10-27     中国化工报

晋蒙新陕宁煤化工强链联动项目启动

10月21日,山西、内蒙古、新疆、陕西、宁夏五省(区)在太原共同启动“晋蒙新陕宁煤化工产业链跨区域质量强链联动项目”,标志着我国煤化工产业链跨区域质量协同发展迈出实质性一步。

2025-10-27     中国化工报

洋浦经开区前三季度利用外资增长27%

近日,从洋浦经济开发区投资促进局传出消息,1月至9月,洋浦经济开发区预计实际使用外资达6.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7%。

2025-10-27     中国化工报

上海闵行区:“热带雨林”式科创生态“生机勃勃”

作为上海制造业的重要承载区,闵行正全力推动产业迭代升级,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多项经济指标实现显著增长。10月21日,从上海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闵行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

2025-10-24     中化新网

江西省出台化工园区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

中化新网讯10月20日,从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江西省工业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向该省各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赣江新区经发局、有关开发区管委会印发了关于印发江西省化工园区竞争力提升行动计....

2025-10-21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