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明9类化工新材料发展重点

“化工新材料仍是我国化学工业的最大短板,有的已成为制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在日前举行的中部(郑州)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化工新材料专委会秘书长卜新平针对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有机氟硅材料、聚氨酯材料、高性能橡胶、高性能纤维、高性能膜材料、电子化学品、锂电池材料这9类新材料给出发展方向和重点。

卜新平指出,对于高端聚烯烃,应突破催化剂和关键配套原料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己烯-1/辛烯-1等高碳α烯烃共聚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聚丙烯等产品提升规模和自给率。着重发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锂电和纤维用)、聚丁烯-1等特种聚烯烃,使其质量稳定性和关键参数接近进口产品水平。加大投入,推动POE弹性体、EVOH等目前尚处空白的产品实现工业化突破,打破国外垄断。

对于工程塑料,建议采用自主开发或引进技术适度建设聚碳酸酯项目,提高聚甲醛、PBT、PMMA等产品质量,扩大聚苯硫醚等特种工程塑料生产规模,推动PEEN、PAR、PEN等空白特种工程塑料产业化。加强塑料改性、合金技术开发,提高产品对细分市场的适用性和性价比,特别是加强汽车改性塑料开发,满足汽车轻量化、节能环保需求。

在有机氟硅材料方面,要强化高端产品攻关与结构升级,聚焦特种含氟聚合物、功能性共聚单体和高端氟树脂/橡胶的研发,加速PFOA替代技术突破,推动产品向新能源、半导体、生命科学等高附加值领域渗透。

对于聚氨酯材料,应重视PO—聚醚多元醇一体化建设,推动聚醚多元醇生产技术创新,加快管式反应器和微通道反应器的应用推广,实现连续化生产;开发CO2基多元醇及环保型助剂;开发聚氨酯复合材料及成型设备、工艺;加快光学级聚氨酯树脂、半导体CMP抛光垫、特种聚氨酯弹性体以及高端医疗器械用聚氨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对于高性能橡胶,建议提升传统大宗胶种质量,发展溶聚丁苯橡胶和稀土顺丁橡胶;重点发展溴化丁基、氢化丁腈、羧基丁苯、羧基丁腈、氟橡胶等特殊性能橡胶;加快发展氢化苯乙烯类、聚氨酯类、聚烯烃类、聚酯类、聚酰胺类等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共混复合弹性体;提高异戊橡胶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对天然橡胶的替代;探索不同橡胶品种的共交联技术,通过发展复合橡胶提高橡胶材料的性价比。

对于高性能纤维,建议重点发展高强、高模碳纤维、对位芳纶、聚苯硫醚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PBO)等高端产品;完善碳纤维、对位芳纶千吨级规模系统工艺,实现通用级产品的稳定化生产;进一步建设经济规模装置,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拉伸强度大于5500MPa的碳纤维产品量产。

对于高性能膜材料,发展水处理用高通量纳滤膜、高性能反渗透膜以及污水治理和海水淡化用特种膜;太阳能电池用PVDF背板膜和EVA封装胶膜等;锂电池隔膜重点发展特殊材料(如芳纶)涂覆的锂电池隔膜,逐步调整锂电池隔膜的供给侧结构;离子膜烧碱等电解工艺用强离子性、低电阻值全氟离子交换膜。

对于电子化学品,重点突破新型显示用光刻胶、深紫外248nm光刻胶、深紫外193nm光刻胶、极紫外光刻胶和电子束光刻胶;660nm和780nm高光敏性有机光导材料;导热硅脂灌封胶;石墨烯散热膜;新型显示用聚酰亚胺基板及封装材料等。此外,优化提升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的可溶性聚四氟乙烯、ppb级及ppt级高纯试剂、5N级及以上级别高纯金属和电子气体,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ED、IGBT等封装材料和基板等。

对于新能源用锂电池材料,应加快新一代动力锂电池配套的高性能电子化学品的规模化,包括高比能量高电压正极材料,高容量硅基负极材料,掺杂涂覆及新型锂电隔膜,高电压、宽温型、阻燃、长循环型电解液等。

相关推荐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困局何解?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田原宇一席谈

​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超7000万吨,并以13%的年增长率持续攀升,但材料化利用率仅约30%,大量塑料废弃物只能焚烧或填埋,造成了环境污染;与此同时,我国超过50亿吨的生物质资源(包括生活垃圾、农林废弃...

2025-07-08     中国化工报

中部(郑州)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化工新材料2030年自给率有望达九成

在日前举行的中部(郑州)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化工新材料专委会秘书长卜新平表示,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结构性缺陷问题凸显,但高端不足的局面只是暂时的,到2030年自给率有望达90%。他...

2025-07-08     中国化工报

重庆钛业二氧化钛收率创新高

今年以来,攀钢集团重庆钛业有限公司(简称重庆钛业)立足内部挖潜,持续开展二氧化钛收率提升工作,4月份该指标较上年度提升0.12个百分点,创月度历史新高。

2025-07-08     中国化工报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研究员王旭平: 钽铌酸钾晶体新材料市场广阔

随着我国科研界打破技术封锁,钽铌酸钾合成晶体及下游器件迎来广阔的市场需求。这是记者从6月28日召开的创新驱动赋能济南天桥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前沿学术交流、科技成果推介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2025-07-08     中国化工报

新型高熵碳化物材料研发成功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庄磊、研究员褚衍辉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可耐受3600℃极端高温氧化的新型高熵碳化物材料,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5-07-0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