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中国的发展受益于中国稳步提升的营商环境和充满活力的创新氛围。未来,3M也会牢牢把握中国广阔的市场机遇,以3M的科技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近日,3M中国总裁丁泓禹表示。
深耕中国响应多元需求
作为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之一,3M在过去40年间与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连。丁泓禹表示:“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来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资,提振外资在华的发展信心,这让包括3M在内的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更加充满信心。”
在丁泓禹看来,中国持续开放的国内大市场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机遇。他坦言:“3M相信,随着中国吸引外资力度不断增强,中国开放型经济将迈上新台阶。”
自1984年进入中国以来,3M始终践行“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本土化战略,通过追加投资、完善产业链布局等方式响应中国市场多元需求。比如在第七届进博会期间,3M投资5000万美元的智能切割中心在上海化工区生产基地正式启用,与结构胶产线及测试实验中心形成合力。“凭借更突出的协同优势和响应速度,更快更好地满足国内电子及工业领域客户快速迭代、多元创新的产品开发和生产制造需求。”丁泓禹说。
科技驱动高质量发展
2024年度3M科学现状洞察报告指出,97%的中国受访者相信科学,比全球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90%的中国受访者认为AI人工智能将从根本上改变世界。丁泓禹说,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既是政策热点,也是3M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方向。
丁泓禹认为,在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加持下,无论未来工业趋势如何演进,都需要密切把握本土客户的需求,让源于本土、产自本土、面向世界的产品“走出去”,同时也把国外的创新成果“引进来”,让创新节奏与中国市场的需求同频共振。
“随着中国制造逐步迈入中国‘智’造,新质生产力正不断蓄势,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精进自身产品实力、保持企业实现稳步发展的同时,3M持续拓展与中国客户及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丁泓禹表示,3M时刻关注客户从材料到产品、从研发到应用的全方位需求,通过先进的数据采集、分析、人机互动等科技手段,携手客户与合作伙伴协同创新,加快响应中国日益升级的市场与产业需求。
绿色赋能可持续未来
丁泓禹表示,面对中国“碳中和”目标与经济增长深度绑定的战略,3M以材料科学为核心,在绿氢技术、可再生能源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持续突破。
据了解,为实现绿色低碳化的发展目标、兑现企业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3M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快可再生能源转型,力争至2050年使用100%可再生电力。为此,企业积极发挥自身科技创新优势,在中国乃至全球多个工厂通过清洁能源、工艺设备余热回收再利用、生产设备智能化管理、生产自动化等手段实施节能减排。
“今天的节能减碳行动是对地球未来的最好投资,绿色转型与企业发展并非对立。”丁泓禹强调说:“从1975年推行3P污染防治计划至今,3M始终奉行‘防止污染既是环境保护,也是增强竞争力和带来财务收益’的宗旨。以上海化工区基地为例,企业通过自研数字化平台实现能源实时监控,并借助AI优化能耗计划,每月利用屋顶光伏发电3.5万千瓦时,同步推进‘开源’与‘节流’。”
丁泓禹最后强调,未来,3M将牢牢把握中国广阔的市场机遇,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紧密合作,加速推进“研发—生产—测试”全链条本土化进程,以更高效的本土化能力服务中国市场,同时反哺全球业务发展。
5月8日,林德宣布与北京能源集团下属企业“北京京能科技有限公司长三角分公司”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下属企业“中电常熟配售电有限公司”签署一份可再生能源供应长期协议。
近日,PPG在位于天津经开区的PPG全球涂料创新研究院投资建设了PPG汽车涂料色彩创新工作室,为汽车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色彩创新解决方案。这是PPG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战略举措。
5月14日,中油工程发布公告,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收到道达尔能源发来的伊拉克阿塔维油田气体处理厂EPSCC项目授标函,建设日处理3.2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处理装置,预计合同额16.0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