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6月19日,2025第三届有机硅技术与应用创新论坛在上海举办。会议围绕“百年变局 企而望硅”主题,聚焦“硅基新能源+硅基新材料”的技术与应用创新思路,业界专家共同探讨有机硅行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中国电科院高电压试验室主任邓禹指出,创新思维变通促进产业融合,有机硅与新兴产业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他对有机硅行业发展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强化产业链沟通。因终端应用场景差异大,通用型有机硅难满足特定需求,如电力硅橡胶更看重阻燃、电蚀等电气指标。发展“定制化”专用型产品需上下游深度协作,去年开展的“新型电力系统与有机硅”产业共链行动,正是为搭建沟通桥梁、提供适配产品。二是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有机硅耐候难降解却极具资源价值,Science近两年发文证实其生物、化学降解可行性。电力行业年均退役产品含数千吨有机硅,开展内生与跨界循环是固废资源化关键,行业应协同探索循环路径,开拓再生应用场景。同时,他呼吁有机硅行业更多从应用端需求出发,加强创新,提升竞争力,满足更高的材料要求。
与会专家表示,我国虽为全球有机硅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在高性能和特种有机硅材料方面存在明显短板。面对国际形势变化、供应链重塑和市场竞争加剧,应扬长避短、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产业升级。
山东大学教授朱庆增表示,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更多有机硅专业人才,为行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持。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生产运营副总监廖立也表示,行业需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建立自身优势和特色,直面新形势下有机硅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日前,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组织专家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科技成果评价会议,由季华实验室自主完成的“高性能非充气弹性支撑轮胎关键技术研发”获得专家组认可。
日前,2025(第二届)国际前沿新材料大会暨第五届中国(重庆)石墨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重庆举行。专家指出,石墨烯材料、超导材料、液态金属等前沿领域已进入产业化临界点。其中,我国在石墨烯产业链方面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