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动石化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9月4~5日,“辽宁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召开。本次大会旨在搭建高端交流平台,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阶段,通过高端报告、院士讲座、政策解读,帮助企业精准把握国际国内行业发展趋势,为传统装置改造升级、精细化工比重提升、绿色安全能力强化提供方向指引。辽宁省政协主席周波、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利波出席会议。
当前,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创新突破、绿色发展诸多结构性挑战。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在“辽宁省石化产业‘减油增化’转型升级”报告中指出,目前辽宁石化产业炼油能力结构急需优化,减油增化的压力增大,产研融合与技术创新短板制约产业升级。
方向晨建议,辽宁石化产业发展要选择以下九大关键路径:一是原油加工产业链减油增化改造;二是乙烯产业链高端聚烯烃与新材料;三是丙烯产业链高附加值化工品延伸;四是碳四产业链综合利用与可降解材料;五是纯苯产业链尼龙与聚碳酸脂生产;六是聚氨脂产业链一体化发展;七是精细化学品产业链电子材料突破;八是生物基化学品绿色替代;九是加强与东北三省汽车和家电等合作。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石化处处长谢恺表示,当前,辽宁全力冲刺三年行动决胜之战。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石化产业,将精细化工作为22个产业集群之首,聚力打造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逐步形成辨识度高、优势显著的发展格局。
辽宁已汇聚全球顶尖炼化企业与科研资源,原油加工能力1.3亿吨,稳居全国第二;乙烯、PX、PTA等产能产量全国领先,石化产业连续四年跻身“万亿级”阵营,精细化工占比提升至近50%。“大盘绿色石化集群”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等4家平台入选首批国家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一批突破国外垄断的电子化学品和新能源材料正加速推向市场。
谢凯说,“十五五”期间,辽宁石化产业坚持“减油、增化、提质”方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依据区域产业结构、资源禀赋、产业链协同及安全环保容量等条件,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推进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大连石化新炼化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助推“大盘绿色石化集群”向世界级迈进,全力打造万亿级产业基地,使其成为辽宁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在《科技创新 引领产业革命——新型杂环高性能工程塑料及其复合材料研究开发进展》报告中指出,辽宁应更重视石油化工下游的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发展,特别是高端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应用。这是推动石化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的关键。他特别强调,辽宁炼油能力强,但化工尤其是新材料发展不足,应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发展耐高温、轻量化、性能优越的复合材料,满足航空、航天、交通等领域对高端材料的需求,从而提升整个石化产业链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辽宁省化工学会理事长孙云认为,辽宁石化产业正在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技术创新、推进绿色转型等措施,加速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例如,国家刚刚批复的大连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成为全国唯一以石化为主题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炼化一体化、轻质化资源的利用。要继续强化技术创新,建立化工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群,加快石化领域中试平台建设;要推进绿色转型,实施新能源政策,建设石化产业创新热土,通过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动绿色园区的建设;要深化智能化应用,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推动节能、降碳技术改造;要持续推动高端化发展,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创新平台。
本次会议由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等主办,抚顺市高新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承办,来自辽宁省市工信部门、石油化工行业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和化工园区的300余名代表与会。会议还对抚顺市高新区等园区进行了推介。
9月1日从银川海关获悉,在该关所属兴庆海关监管下,宁夏中汇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45吨危化品正己烷目前已顺利放行,以海运坦克罐方式运输,经由青岛口岸启运发往韩国,此举标志着出口危险品“批次检验”改革试...
“十四五”期间,中国橡胶行业发展总体平稳,在产业规模、技术创新、结构转型和国际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是产业规模扩大。与2019年相比,2024年我国橡胶行业利润增长62.8%,规模以上橡胶....
9月1日上午10点18分,由浙江华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监理的万华化学(四川)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新型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
近日,榆林炼油厂20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装剂作业完成。该装置采用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发的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设计以直馏柴油与催化柴油混合油为原料,可灵活切换冬夏季生产工况,产出不同牌号的低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