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本市场奔向高价值——2025上市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暨首届资本市场助力石化“专精特新”企业对接工作会发言集萃

编者按 资本如何助力石化企业高端发展一直是行业高度关心的议题。8月22日,《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在兰州新区召开了“2025上市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暨首届资本市场助力石化‘专精特新’企业对接工作会”。会上,投资机构、龙头企业等形成共识:通过并购延链、耐心资本托举、ESG治理提升等策略,化工行业上市公司有望告别同质化竞争,带动全行业迈向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的新阶段。特选登部分专家观点,以飨读者。


downLoad-20250829095133.jpg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市场要补“长钱”短板

  资本市场要补“长钱”短板,助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5%左右增速,高技术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成为主要拉动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但外部环境复杂、内需不足、技术迭代快,实体经济仍面临“缺长钱、缺综合服务、缺估值体系”三大短板。

  资本市场凭借风险共担、全链条融资和要素定价三大优势,正从三方面发力:一是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推出并购六条,提升制度包容度;二是壮大耐心资本,畅通创投退出,推动社保、保险等长期资金入市;三是强化股债联动,创新科创债、REITs、可转债等工具,盘活知识产权、数据资产。

  下一步,应加快落实“1+N”政策,完善科技金融体制,央地联动推广创新积分制,用财政贴息、风险补偿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形成“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良性循环,让资本市场真正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实体经济的强大引擎。

downLoad-20250829095128.jpg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黄运成:利润与估值联动 产业与资本并重

  随着2024年第三次“国九条”颁布,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以法律形式落地。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发展了35年,IPO发行制度从最初的额度审批制,演化到目前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全面注册制,发行方式已经在全面市场化的过程中,退市端也在加大力度,但是中小投资者保护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市场“重圈钱、轻回报”的顽疾还没有治愈。2024年第三个“国九条”首次把“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写进国策,国家国资委随即也明确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内容,监管正在从“重发行”转向“以投资者为本、以上市公司为基”的正确理念上。在监管法规政策的倒逼下,发行人和市场机构,若继续炒概念、拉股价,触碰了“虚假披露、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三条高压线后,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惩罚。

  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一个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实施的过程,首先要通过产业经营提升公司净利润,这是市值管理的重要基础,再通过投资者关系管理、分红、并购重组等资本赋能手段,增强投资者预期和提升市盈率,进而达到提高总市值的目的。可参照“12345”操作手册进行市值管理,即战略优先;市场化、法治化双基;大中小市值分层施策;公司治理+ESG、激励、科创、盈利四轮提升;品牌、IR、并购、分红、回购五维赋能。只有利润与估值联动、产业与资本并重,上市公司才能留住耐心资本,收获高质量发展的长期红利。

downLoad-20250829095119.jpg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赵海瑞:化工资本运作呈现新特点

  近期,化工行业资本运作体系呈现政策导向鲜明、跨境融资活跃、并购逻辑清晰的特点。第一,上市审核更加鼓励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动产业升级的化工企业。当前IPO审核中,化工企业上市政策明显向新材料、创新工艺、绿色低碳技术等领域倾斜,尤其鼓励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动产业升级的企业。其中,新材料方面,重点支持高端化与国产替代;创新生产工艺方面,突出绿色低碳与智能化。

  第二,港股上市热度不断上升,化工企业AtoH趋势明显。目前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境外上市尤其是港股上市,有国际化布局、希望拓宽融资渠道的化工企业选择赴港上市,可以进一步拓宽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促进国际化业务的开展。

  第三,化工企业产业链延伸、转型升级等并购重组逻辑更加明晰。“并购六条”等政策鼓励下,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交易明显增加,核心逻辑包括向产业链上下游投资,丰富产品品类,拓展产业资源,与公司主业有协同效应的业务,或者通过整合行业内资产,扩大规模效应,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亦或者通过收购新质生产力等资产,实现公司从传统化工业务向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

downLoad-20250829095102.png

  梧桐树资本副总裁李英彬:并购是化工行业迈向高端的核心路径

  并购已升级为化工行业迈向高端的核心路径。在政策端,“新“国九条”“并购六条”等纲领文件,鼓励围绕卡脖子的新材料、绿色工艺、产业链补强的产业并购;在市场端,IPO节奏放缓、对赌到期,大量拟上市化工企业转道并购退出,标的供给充沛。2024年A股并购规模4693亿元、同比增长一倍,第三方产业并购占四成,科创板有望成为“硬化工”试验田,估值中枢抬升至12~14倍PE。地方国资借并购整合产业资源、注入旗下控股的上市平台,既做强产业又盘活资产,已成并购市场主流操盘方。

  以梧桐树为例,三利谱联合梧桐树资本及地方国资共同收购住友化学偏光片资产,并通过国产化降本、锁定核心团队、管理赋能,实现技术、产能、效率三跃升。

downLoad-20250829095056.jpg

  博星证券研究所所长兼首席投资顾问邢星:用耐心资本破解化工“低景气+融资产”

  耐心资本是破解化工行业“低景气+融资难”的钥匙。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关键期,必须大规模引入并培育耐心资本,以长期资金支撑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破解短期投机和市场波动困境。

  耐心资本专注长期价值、能承受波动,是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金融体系“短钱快炒”顽疾的钥匙。政策层面已出台中长期资金入市意见,通过政府母基金、提高保险资金创投比例、扩大银行股权投资试点、优化国资考核及公募基金长周期激励,引导社保、保险、公募、国资等成为“长跑选手”。同时,需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信用基础设施、强化信息披露,营造“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制度环境。以北京科创基金、深创投为例,国资引导社会资本向前沿领域集中,已投种子至A+轮项目近千个,累计投资超千亿元。化工等传统行业亦需借此转变投资理念,拓宽融资渠道,提升长期竞争力。

downLoad-20250829095107.jpg

  中诚信绿金科技公司副总裁张英杰:ESG正在重塑化工估值

  ESG正在重塑化工估值。化工行业欲突破“高碳”估值天花板,应将ESG从合规披露升级为以绿色低碳技术驱动的核心战略,以赢得长期资本并重构估值体系。

  全球ESG标准趋同、国内强制披露落地,化工企业披露率三年内由22%升至44%,但环境维度仍弱。政策端“双碳”与绿色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加码,园区安全、节能降碳、数字化碳管理等新规频出,要求企业以可验证的低碳技术回应资本市场。ESG评级已显著影响估值:ESG领先企业融资成本更低、长期资金占比更高,2025年全球ESG资管规模将超53万亿美元。对化工链主、中市值、初创三类企业,报告给出差异化路径——技术壁垒、绿色认证绑定客户、产学研落地——把碳减排量转化为利润与市值增量。综上,深耕低碳技术并高质量披露ESG数据,是化工行业从专精特新走向绿色增长、实现价值跃迁的重要通道。

downLoad-20250829095124.jpg

  利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庆:ESG治理是可持续发展核心引擎

  以绿色创新为驱动的ESG治理,是利民控股从农药制造龙头迈向全球可持续价值领导者的核心引擎。

  利民控股创立于1989年,2015年上市,通过并购威远资产等布局,现拥有18家子公司,资产67亿元,2024年销售42亿元,位列全国农化20强。公司构建“一主两辅”产业格局,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生态圈,产品出口130多个国家。

  ESG层面,公司建立对标UN SDGs的价值模型,2023年研发投入1.62亿元,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及700多名研发人员,新获专利25项;五大基地全部获评绿色工厂,环保投入1.87亿元,废水废气达标率100%。供应链本地采购占比52%,主导54项标准。安全零死亡、零职业病,客户投诉下降10.9%。未来,利民将以持续创新、绿色工艺和全球标准为引领,实现长期高质量增长。

downLoad-20250829095048.jpg

  兰州助剂厂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冯国保:践行工艺革新为核心的绿色低碳战略

  以工艺革新为核心的绿色低碳战略,正把兰州助剂厂从传统化工企业推向行业减排标杆与高端原料替代者。兰州助剂厂将“双碳”目标写入党委负责制和全流程环境管理体系,通过连续化反应、智能温控、余热回收、高效吸附-催化燃烧、LDAR泄漏修复、废水循环等组合拳,能耗下降15%,碳排放强度下降30%,废水回用率超85%,产品收率提升6.5%,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废气排放持续优于国标,危废资源化率稳步提高。

  面向“十五五”,公司依托北交所上市契机,规划三大工程:低碳技术攻坚工程将突破特戊基、叔己基系列绿色合成工艺,实现高端产品进口替代;循环经济深化工程把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至90%,固废资源化率提至90%;人才与研发工程联合高校共建绿色化工联合实验室,研发投入占比提至7%,力争主导制定2项行业绿色标准,打造西北绿色化工示范高地。

微信图片_20250829102554.jpg

  兰州新区项目建设中心党组副书记、主任、化工园区管委会负责人赵宇宁:兰州新区打造千亿级化工投资新高地

  兰州新区凭“国家级新区+低成本要素+全流程配套”三大硬优势,正快速崛起为西北最具吸引力的千亿级化工投资高地。兰州新区是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地势平阔、土地充裕,年供水5亿立方米,清洁能源全覆盖,电价仅0.45元/千瓦时。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政策,审批高效、产业扶持体系完备,已获20余项国家级投资荣誉。

  依托甘肃雄厚化工底蕴与1200余家科研机构,园区40平方千米打造“四化六链六集群”现代化工体系,跻身全国百强、智慧园区。20平方千米基础设施全部投用,入驻500强企业3家、上市公司8家、高新企业50余家,累计投资超700亿元,年销售额超400亿元。配套标准地16万元/亩,水电气蒸汽、污水危废处理、铁路危化品物流园一应俱全。全国最大“专精特新”化工孵化基地已投用207栋厂房,130余家企业、中国科学院团队入驻。国家级实训基地、智慧应急中心全程护航,是西北最具吸引力的千亿级化工投资新高地。



相关推荐

强化新能源赛道!万华新项目动工

9月1日上午10点18分,由浙江华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监理的万华化学(四川)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新型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

2025-09-05     中国石油和化工

催化剂优化!这家炼厂效益有望显著增加

近日,榆林炼油厂20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装剂作业完成。该装置采用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发的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设计以直馏柴油与催化柴油混合油为原料,可灵活切换冬夏季生产工况,产出不同牌号的低凝...

2025-09-05     中国石油和化工

华仕达高端管道设备出口持续攀升

  近日,随着俄罗斯客户MOSTECH的CEO娜塔莉到访青岛华仕达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并就采购3PE钢管防腐和保温设备完整的生态产业链正式达成协议,整个合同额接近2000万元人民币,标志着由尼日利亚国家...

2025-09-05     中化新网

44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成果荣获江西省科技奖励

8月2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发了关于2024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为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根据《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相关规定,江西省政府决定对2024年度为江西...

2025-09-05     中化新网

投资总额270亿元!大连签约20个项目

据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官微“长兴岛发布”消息,在8月29日召开的2025大连绿色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大会上,共达成合作项目20个,协议投资总额270亿元。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普新区、中国科....

2025-09-05     中化新网

盛虹石化10万吨/年POE项目投产

  9月4日,盛虹石化10万吨/年POE项目成功投产新闻发布会暨长期供货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江苏连云港举行,首批320吨优等产品同步发车交付。  据了解,盛虹石化POE(聚烯烃弹性体)工业化装置于8月....

2025-09-04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