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无异味化工园区建设,如东县生态环境局联合洋口化学工业园闻“气”而动,坚持问题导向,从治理到“智理”,全力打造无异味化工园区。截至7月底,如东洋口化学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日均浓度为4.27ppb,日峰浓度均值17.0ppb,两项指标下降幅度均超25%,取得阶段性成效。
靶向治理 完善园区废气治理体系
为加强源头治理,如东建立如东洋口化学工业园VOCs综合整治指挥中心。该指挥中心由南通市生态环境局相关领导和如东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总指挥,编制实施《如东洋口化学工业园VOCs治理提升整改实施方案》,明确园区废气整治组织体系,六大举措、17项重点任务、85个重点项目。
如东以园区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为契机,确保2023年企业层面清洁生产覆盖率达100%,在探索园区资源能源梯级利用同时,明确整治目标任务,实现节能降耗、减排增效。
精准管控 搭建政企沟通桥梁
强化政企协商,定期组织重点企业开展交流学习。如东在交流学习时集中宣传大气污染物排放最新政策要求,就相关问题举一反三、全面自查、限期整改。当发现VOCs排放相对高值时,就会对企业负责人开展约谈,截至目前,已对25家企业进行约谈,对5家企业进行行政处罚。
目前,洋口化学工业园区81家企业全部纳入空气质量异常管控清单,逐家细化减排措施。积极培育豁免企业,指导企业改造提升,截至目前,园区已有4家企业成功获评南通市大气污染应急管控豁免企业,树立一批先进典型。
高效“智理” 构建大数据监管体系
建立“点、线、面”一体化废气监管体系,由2个大气预警监测站、27套区内路边气站、4套恶臭监测组成的监测预警体系全部投入运行。根据园区企业特点,如东重点排查烯烃、芳香烃、醛类等臭氧生产潜势大的VOCs活性污染物种类,建立园区废气因子库,每日安排VOCs移动监测走航车,持续开展走航监测。截至目前,移动监测走航车已累计走航约6000千米。
他们还结合废气因子库强化因子识别,实时通报异常数据,建立“发现、响应、核查、整改”闭环制度,迅速排查问题并督促企业整改落实。今年,如东已推动48家重点企业在企业上下风向及排放较大的无组织排放源处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全部实现联网,实现企业无组织废气实时监控。
专项“智理” 建立全覆盖“指纹库”
如东全面摸排企业废气排放源,形成污染物排放清单,建立企业全覆盖的“指纹库”,对污染物高值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如东组织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专家,组成“无异味园区”创建治理小组,为每家企业进行“全流程、全环节”联合诊断分析。他们推动园区81家企业对废气问题进行整改,截至目前,问题整改率达82%;推动21家重点企业制定废气深度治理提升方案,推动实施大气治理项目56个。目前园区RTO治理设施覆盖率近60%。
下一步,如东生态环境局将与洋口化学工业园区紧密联合,以挂牌督办为契机,进一步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不断提升企业大气治理能力,全面摸清重点问题突出问题,逐条、逐项开展治理,确保园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近日,位于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的长三角(嘉兴)氢能创新中心三期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的建成将大幅提升区域氢能装备制造与储运能力,为清洁能源产业链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我国聚氨酯工业技术的重要策源地与产业高地,山东省淄博市经过数十年的深耕发展,已形成从关键原材料、精细化学品到多元化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体系,成为国内聚氨酯领域产能集中、链条完备、技术领先的核心...
8月13日,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发布关于省地方标准《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数字化监管数据交换规范》(下称《规范》)向社会征求意见的通知。
近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结合各地申报及专家评审情况,研究确定了6个河南省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名单。平顶山枢纽经济先行区(以卫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凭借矿产和尼龙新材料等产业优势入...
8月27日,在东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第三场“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上,东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清海介绍了东营市在推动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相关工作。
近日从珠海高新区传出消息,2025年上半年,该高新区交出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地区生产总值215.47亿元,同比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