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大船集团为招商轮船建造的“凱征”轮22日交付,这是全球首艘30.8万吨超大型智能原油船(VLCC)。
“当前,世界各国积极推进智能航海,开发船舶智能化技术,这对于提高海上交通安全、节能减排、经济增效等具有重要作用。”中船重工大船集团副总工程师关英华表示,“凱征”轮的成功交付,在世界大型远洋智能船舶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凱征”轮通过构建服务智能系统的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了船舶航行辅助自动驾驶、智能液货管理、综合能效管理、设备运行维护、船岸一体通信五大智能功能。是全球第一艘获得中国船级社i-SHIP(I,N,M,Et,C,)及OMBO一人驾驶船级符号的VLCC,填补了国际智能VLCC的空白。
“凱征”轮是智能船舶1.0研发专项-超大型智能原油船示范应用项目依托工程。建造期间,中船重工大船集团与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密切合作,确保建造工作高效推进:仅用45天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所有智能设备安装和智能系统系泊调试工作;7天完成所有试航验证任务;海试期间全船报验项目均一次通过,通过率为100%。
据介绍,“凱征”轮是中船重工大船集团自主研发的第六代VLCC,也是成功交付的第97艘VLCC。中船重工大船集团目前累计手持订单达到109艘,超过世界营运船队的15%。
8月26—27日,由中国氢能联盟、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在鄂尔多斯举办。
8月23日,湿法锂电池隔膜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在苏州召开,旨在探讨湿法锂电池隔膜行业如何响应、落实国家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相关部署,做好产业链服务,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8月27日,万华化学与吉利汽车在万华化学宁波研究院联合举行发布会,正式宣布车规级光导聚碳酸酯(PC)材料合作成果。万华化学成为首家进入吉利汽车车灯导光级材料核心供应链的中国本土企业。
8月24日,燕山石化炼油厂第五作业区延迟焦化装置A塔顺利产出第一塔焦,该装置一次开车成功。此前,三催化装置也实现一次开车成功,产品调整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