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零碳园区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强、挑战性高的系统性工程、长期性工作

“零碳园区建设不是戴帽子、挂牌子。”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8月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零碳园区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强、挑战性高的系统性工程、长期性工作;不是要打造“政策洼地”,而是要建设“绿色转型高地”。

零碳园区是指通过规划、设计、技术、管理等方式,使园区内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并具备进一步达到“净零”条件的园区。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启动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工作,为统筹有序开展零碳园区建设提供重要工作指引。

蒋毅表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污染控制技术已逐步走向国际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零碳园区,标志着我国绿色转型进程正在从单点创新向系统创新、标准创新迈进。

蒋毅强调,零碳园区建设要进行五方面探索。一是加快能源绿色转型。综合采用绿电直连直供、需求侧管理、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利用清洁低碳热能资源等方式,为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探索新路径。

二是引导产业深度脱碳。探索以绿色能源制造绿色产品的“以绿制绿”模式,支持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引导高载能产业有序向资源可支撑、能源有保障、环境有容量的园区转移集聚,推动区域间形成合理分工和良性循环。

四是适应绿色贸易规则。零碳园区拥有可溯源能源供应系统和全流程碳足迹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精准定位关键环节,有针对性优化工艺、改良装备,大幅降低产品“碳足迹”,提升“绿色竞争力”。

五是打造零碳示范样板。通过园区层面的“零碳细胞”探索实践,为碳中和阶段全面建设“零碳社会”积累经验、探索路径、打造样板。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统筹考虑产业代表性、综合示范性、碳减排潜力等因素,确定首批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名单,在政策先行先试、体制机制创新、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通知》提出了“单位能耗碳排放”作为零碳园区的核心指标,还设置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园区企业产品单位能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余热余冷余压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5项引导性指标。

“每一项指标都有明确、严格的要求,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到的。”蒋毅强调,地方、园区、企业要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科学确定零碳园区建设的路径和方式,确保技术方案可操作、工程项目能落地、创新举措能实施、要素资金有保障,一定要避免盲目决策、贪大求全、大干快上的误区。


相关推荐

中企签建全球最大绿氨项目

  7月29日,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与纳米比亚海芬氢能公司在北京签署了全球最大绿氨项目——纳米比亚海芬氢能年产240万吨绿氨装置FEED+EPC总承包合同。

2025-08-01     中化新网

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全部下达完毕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8月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部....

2025-08-01     中化新网

两部门:省内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应当实行统一定价模式

8月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省内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机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各级天然气管道(不含企业内部自用管道)运输价格由省级发展改革部....

2025-08-01     中化新网

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较2024年底增长约29%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在7月31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

2025-08-01     中化新网

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下半年九方面工作

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2025年上半年发展改革形势通报会。会议强调,发展改革系统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扎扎实实做好下半年发展改革工作,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

2025-08-01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