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化工、能源等行业绿色转型
中化新网讯 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加快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简称《方案》),并提出,生物科技和生物制造是推动医药、化工、农业、能源等产业重构和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将分两阶段加快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到2027年,生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制度环境更加完善,生物制造全产业链逐步构建,初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生物燃料、生物材料等产品的生物技术经济性大幅提高,生物制造产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等。到2035年,生物制造产业总产值迈上万亿元台阶,基本建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生物制造产业高地。
围绕推进生物科技全链条创新,《方案》提出,要开展前沿颠覆性科技创新突破行动、自主高效酶制剂与菌种攻关行动、高端仪器和试剂攻坚行动、生物制造原料供给保障行动、高水平创新转化平台建设行动、生物信息资源库体系升级行动、生物制造安全支撑护航行动。
在此基础上,《方案》提出,要推动生物制造深度赋能千行百业,化工行业和能源行业皆被列入重点领域。
具体来说,生物制造+化工将聚焦生物基化学品、生物基材料、美妆医美和活体功能材料,加强生物路径设计与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促进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方案》特别提出,推动传统石化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大力发展生物基精细化学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支持精细化学品行业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开展生物法高效合成路线设计及定制合成化学品研发,拓展生物合成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鼓励企业依托自有生产线开展生物合成中试示范,打造生物基精细化学品生产体系,逐步提升生物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广东还将支持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开展生物基大宗化学品的原料非粮化和高效合成技术及制造工艺研发,加强生物基材料产业化应用,加快推动生物基塑料、橡胶、纤维等下游制品在塑料包装、日化消费、交通物流、环保建材等行业领域的推广应用。
生物制造+能源将围绕“双碳”国家战略目标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要求,因地制宜推进生物能源产品的多元化开发与多场景应用,逐步提高各类生物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比例,重点发展生物液体燃料、生物天然气和生物制氢。包括但不限于持续推进生物柴油、生物航油、生物甲醇、生物丁醇、燃料乙醇等生物能源技术研发和更新迭代,加强生物炼制专用设备研发,鼓励生物能源与高附加值产品的协同炼制;加强厌氧生物强化等生物天然气提质增效技术开发,提升专用装备标准化制造水平;持续推进生物制氢储氢、生物燃料电池等技术研发和迭代,加强专业设备研发制造,为商业化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持。
3月19日,滨州市统计局联合市发改委组成专项核查组,对鲁北集团2021-2024年度煤耗、能耗及相关数据进行现场核查。滨州市统计局通过调阅生产日报、运行日志、财务明细账、原始发票、过磅单、化验单等佐....
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10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其中,60兆瓦/600兆瓦时液态空气储能国家级首台套示范项目作为10项成果之一发布。该示范项目的建设将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和储...
近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以下简称《通用实施规则》)。这是我国首个系统性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文件,标志着构建全国统一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工作取得...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标准),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标准有4项重要修订,并提出,化工、印染等高风险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的基本要求。
山东是我国的化工大省,在贯彻落实“双碳”战略目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道路上走在前列。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在碳强度下降、碳足迹认证、积极探索应对气候变化地...
3月17日,“第四届北京市科协智库区域行暨京津冀氢能产业与安全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市房山区举行。活动聚焦氢能产业链协同创新与安全发展议题,共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京津冀区域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提供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