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记者从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了解到,吉利控股集团近年来布局醇氢科技,取得一系列行业首创技术创新成果。现场,吉利醇氢科技带来七大核心展品,集中展现吉利在绿色甲醇制备、储存、运输及高效应用全链条的技术突破和领先实践。
据了解,吉利深耕甲醇产业链20多年,在绿色甲醇领域形成覆盖碳捕集、甲醇制备、运输、加注及车辆应用的全绿色生态链。目前吉利已规模化运营醇氢电动汽车超5万辆,累计里程超230亿千米,形成核心专利400余件。作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聚焦新能源商用车的核心品牌,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以下简称远程)以推广醇氢电动产品综合解决方案为核心,围绕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双轮驱动,为商用领域新能源化开辟出一条更具中国特色的技术路径。
远程基于醇氢3.0平台开发的260kW级稀燃醇氢电动动力链,是全国首个完成工信部和生态环境部双认证达标的醇氢稀燃发动机系统,最高热效率>53%,在行业内首创甲醇稀燃技术路线产业化落地,目前已实现整车搭载投放,最低发电成本仅需0.85元/kWh,最优醇电转换比超2.2kWh/L,使用场景可覆盖干线物流、工程自卸、大宗倒短运输等。
此次链博会上,吉利特别展出远程420kW级船舶醇氢电动系统,覆盖1000-15000吨级船型,相比纯电方案续航更长、初始投入更低,是实现近海、江河、湖泊的船用驱动电动化的特色解决方案。
为满足多场景需求的补能方式,远程还展示了醇氢能源供应链领域。其中,远醇移动电源车不挑场地、不靠电网,以绿色甲醇燃料移动供电,可24小时不间断补能,且发电成本比柴油低50%以上。针对油田等特定场景供电需求,远醇补能电站采用分布式多台醇氢电动系统并网,输出稳定且TCO成本更低,运行成本为1.14元/kWh,按照年运行时长6000h计算,相比柴油充电桩年节省燃料费用289.4万元。
吉利推出的雷神EF醇氢电动技术也是本届链博会亮点。该技术可实现甲醇与汽油通过同一加注口,进入同一燃料箱。无论用户是先加注甲醇还是汽油,两者以任意比例混合,系统都能智能识别。这项技术基于吉利自主研发的智能传感系统,原理是通过精确感知流场-电场的细微变化,实时智能分析灵活燃料混合比,精确控制混合燃料的燃料、进气、点火等参数,确保燃料高效燃烧、动力充沛平顺、排放清洁低碳。
图为吉利醇氢科技展台。(企业供图)
8月26—27日,由中国氢能联盟、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在鄂尔多斯举办。
8月23日,湿法锂电池隔膜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在苏州召开,旨在探讨湿法锂电池隔膜行业如何响应、落实国家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相关部署,做好产业链服务,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8月27日,万华化学与吉利汽车在万华化学宁波研究院联合举行发布会,正式宣布车规级光导聚碳酸酯(PC)材料合作成果。万华化学成为首家进入吉利汽车车灯导光级材料核心供应链的中国本土企业。
8月24日,燕山石化炼油厂第五作业区延迟焦化装置A塔顺利产出第一塔焦,该装置一次开车成功。此前,三催化装置也实现一次开车成功,产品调整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