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夏来,在青翠如屏的神农山下,河南晋控天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年产6万吨三聚氰胺项目正加紧推进。该项目总投资52.04亿元,占地370亩,分三期建设,主要生产氢气、丁辛醇、三聚氰胺和聚苯硫醚等化工产品。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们在技术革新、绿色升级、人才强企等方面全面发力,探索出一条传统产业向精益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新路径。”晋控天庆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魏红伟说。
技改实现尾气循环利用
“现在厂区环境整洁有序,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着温度、压力等参数。”在三聚氰胺生产现场,尿素车间主任张小伟说。
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木材加工、塑料、涂料、纺织等领域。但其传统生产工艺能耗高、污染大。张小伟介绍说,晋控天庆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采用意大利欧技第四代催化剂高压法工艺,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回收合成尿素溶液,每年可减少10万吨尿素造粒排放,既降低了成本,又保护了环境。
“这个项目的最大亮点是实现了尾气循环利用,不仅成为晋控天庆补链强链的关键一环,更让企业在行业占据先机。”张小伟说。
绿色技术延伸产业链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三聚氰胺项目实现低碳突破的同时,晋控天庆将绿色技术革新延伸至全产业链。他们积极推进尿素装置节能改造联产75%水溶液尿素项目,在维持年总产能52万吨不变的前提下,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对尿素装置进行节能改造,使尿素合成塔转化率显著提升,氨回收单元优化升级,水溶液尿素蒸汽和循环水消耗大幅降低,年碳减排量达2762.19吨。
与此同时,晋控天庆还对气化炉进行了升级改造,为1号、2号、3号、7号气化炉加装氧气预热器,通过提升氧气分子活性,缩短反应时间,在能耗降低的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实现生产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
人才强企赋能成果转化
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晋控天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立了碎煤加压气化技术研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注于碎煤加压气化技术及其配套设施的工艺研究与技术创新,以确保科研成果的质量和转化效率。
晋控天庆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示范作用,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成立了朱如林技能大师工作室,聚焦电焊技能培训、技术革新和解决现场问题。2024年,该公司申请专利35项,获授权专利17项,获评沁阳市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及项目建设先进集体,荣获晋能控股集团2024年“五小”创新优秀奖6项,装备集团科技进步奖2项、“五小”成果奖7项,充分展现了企业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实践中的显著成效。
从三聚氰胺的“单点突破”到全产业链的“系统升级”,晋控天庆坚持以“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煤化工标杆企业”战略为指引,多举措推进煤化工向精细化、材料化发展。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基础管理,深化创新驱动,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多元化产业链延伸,以绿色转型赋能产业升级,以技术创新激发增长活力,为沁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魏红伟说。
9月2日,在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天津会议期间,在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总统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莫鼎革的共同见证下,中国化学旗下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与SOCAR签署了乙烯综合体和...
9月4日,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祯华一行到访潞安化机考察学习交流。潞安化机总经理李广民,总工程师仙运昌,副总经理杜文华热情接待并陪同。
9月5日,天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虎热情接待了山西省化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毛宝琪、贵州航天迈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坤一行,双方就航天迈未煤气化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截至2025年7月26日,呼伦贝尔金新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新化工)3台(套)泽玛克固定床加压熔渣(BGL)气化炉达到连续稳定运行310天的周期,刷新了同类装置连运时长纪录,为金新化工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