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口岸办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山东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2024)》的通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两区融合’‘港区联动’双轮驱动,助力口岸高质量发展”案例获评优秀案例。
据了解,2024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坚决贯彻区域协同发展思路,聚焦两区融合契机,充分发挥“港区联动”优势,坚持大交通、大港口、大物流发展理念,采取“一揽子”政策,构建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的港口运行管理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口岸监管服务能力和智慧化水平,实现口岸营商环境跨越式发展。
该区加强组织领导,充实监管服务力量。创新组建东营综合保税区通关服务局作为口岸专职管理机构,主要承担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使命,推动智慧查验优化和数字监管协同升级。成立东营港海上安全服务中心,及时有效应对海上突发情况。设置抵前警务室,执勤警力全员全时段进驻口岸一线,形成“5公里10分钟”管控服务圈,极大提升了口岸服务效能。
该区优化监管模式,提高口岸智慧化水平。创新搭建“东营港智慧管理调度平台”,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港口管理领域数据资源系统,实现港口运行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一体化,实现港口运营管理由粗放、盲目、落后方式向高效、敏捷、精细转变。推行“口岸限定区域智慧通行管理模式”和“人船货”一体化监管模式,推行出入境人员、船舶及货物监管流程由并联转化为串联,打造具有东营港口岸特色的现代化口岸管理模式。
此外,该区还深化“区港联动”资源整合,将综合保税区与港口口岸等资源进行整合,推出了“区港直达直装”模式,实现区港之间的货物快速流转。倾力打造惠企报关服务平台,进一步压缩企业通关时间和降低进出口环节综合物流成本。优化“一票多车”通关流程,允许企业整报分送、单车进出区,每年为企业节约运输成本近百万元,有效促进大宗商品保税仓储物流发展。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通过体制机制和监管模式创新,积极探索港口优势嫁接综保区口岸功能政策,不断加强口岸资源优化整合,不仅为东营市口岸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全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供了宝贵经验。下一步,开发区将持续发力,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模式,加大港口与主导产业联动和口岸查验单位监管协作,持续强化东营港物流枢纽的功能作用,以更加优质高效的口岸服务,助力区域经济蓬勃发展。
日前,山东省德州市举办高端化工产业协作对接暨路演推介会,德州5个化工产业园(临邑化工产业园、乐陵化工产业园、德州运河恒升化工产业园、禹城化工产业园、平原化工产业园),以及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
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长三角绿色产业协同发展,10月20日,“绿色中国投资南通·江苏零碳园区创新发展主题活动”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举办。
当地时间10月16日,由天津市商务局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投资天津·选择经开”中国(天津)—芬兰绿色产业合作交流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办。
秋日的广西北部湾海风拂面。站在平陆运河青年枢纽一号观测台上远眺,巨型船闸主体已成型——这个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预计明年建成通航,届时钦州将成为全国少数同时拥有海上运输和江河运输两种运输方式的城市...
10月13日,“投资盖碗茶”彭州市特色产业园中园发布仪式在成都彭州市民营经济(现代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彭客空间举行。活动现场,彭州市特色产业园中园启动,并发布特色产业园中园规划建设方案,标志着彭州向“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