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家庄高新区循环化工园区被列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十四五”智慧化工园区典型案例集公示名单,其创新实践集约化管理体系,打造空地结合、高低联动的立体视频监控体系等“强智保安”的智慧化治理模式获行业认可,为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
记者了解到,该园区立足化工行业安全监管需求,构建“1+3+N”总体架构,以1个智慧运营中心为核心枢纽,依托3个支撑平台整合资源,联动覆盖多业务领域的N个应用系统,搭建起集约化智慧管理体系。通过融合大数据、云计算、AI智能分析等前沿技术,园区对现有基础设施及系统平台等信息化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优化,创新实践“底层融合、平台共享、集中应用”建设模式,打造出集信息交换、存储、展示、交互于一体的智能化运行平台,既筑牢安全防线,更注入创新动能。
作为智慧管理的“大脑中枢”,园区智慧运营中心平台集成六大核心模块——安全基础信息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双重预防机制落实、封闭园区管控、特殊作业监管、敏捷应急处置,实现感知数据采集、报警触发、处置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以数据驱动监管升级,平台实时汇聚园区30家化工企业监控中心近1200个监测点数据,对所有重大危险源企业及关键安全风险点实现全覆盖监测,同步掌握危险源动态运行与静态基础数据,通过智能分析实现异常自动传输与实时报警,政企联动提升监管效能。
为构建全域防控网络,园区打造空地结合、高低联动的立体视频监控体系。周界部署监控设备及电子围栏,实现边界智能管控;主要出入口设置卡口设备,精准识别车牌信息并记录通行数据;园区主干道按100米间距布设监控点位,同步接入企业内部监控及政企高点监控设备,形成地面全域覆盖网络。目前接入园区平台的视频达1550余路,辅以无人机空中巡防补位,构建起7×24小时不间断的立体监控格局,大幅提升安全巡查与应急响应效率。
在应急能力升级方面,园区创新部署南北两套无人机智能机场系统,采用“1+1”交替飞行模式,确保全天候应急布控。无人机实时采集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精准推送至燃烧、泄漏等场景影响范围评估模型,为现场态势研判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关联企业人员定位、危化车辆轨迹、危险源监测等多维数据,自动生成人员车辆分布图谱及应急疏散方案,为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该系统已投入实战应用,在2025年一至三季度危险化学品应急演练中,精准研判事故态势,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一步,园区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智慧化技术应用与场景落地,总结提炼可复制的创新经验,优化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为全国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范式。(记者赵晨光 通讯员钟蕾)
10月18~19日,“海伟杯”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PMC大赛)决赛在河北景县成功举办。经过激烈角逐,车规级芯片封装材料项目、油水分离污水处理项目、纸基复合材料项目获评特等奖。图为...
中化新网讯10月20日,从河北省东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获悉,一列满载该公司散料尿素的货运专列近日从东光铁路货场顺利发出,标志着东光化工首趟外销散料尿素集装箱专列成功启运。东光化工董事长王治河表示,这.....
10月10日,记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河北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印发,将重点在化工等行业开展创新性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
近日,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25千瓦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在中石化河北石油中心庄6兆瓦光伏场站成功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