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论述精神,使“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重要要求在石油和化工企业落地,《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开展了2024年石油和化工产业文化建设主题调研活动,深入挖掘石化企业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文化建设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典型经验。从今日起推出《文化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栏目,以飨读者。
何为产业文化?产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何在?河南晋开投资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晋开集团)用20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她应时代之需而生,也曾因市场环境的变化而陷入困境,但在时代精神的指引下,她百折不挠、急流勇进,走出了一条改革发展的明路,形成了晋开集团独有的“奋进、求变”的企业文化。
日前,《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石油和化工产业文化建设主题调研组走进晋开集团,探寻其破茧成蝶的故事。
应时代之需——逆境中锐意前行
当调研组问到最能代表晋开文化的一个词时,接受采访的员工不约而同提到了“求变”。
1958年,在我国极度缺乏氮肥的情况下,晋开集团的前身——开化集团(开封化肥厂)应运而生,为化肥工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贡献了力量。作为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批8家中型氮肥厂之一,对时代精神的关切和回应,起初便写在晋开集团的血脉基因里。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开化集团的生产经营面临巨大挑战,陷入“往何处去”的困境。
据老员工回忆,2004年5月,原晋煤集团与开封市政府以开化集团合成氨系统的资产进行合资合作,共同出资组建晋开公司。集团刚成立时,厂区内荒草丛生,设备锈迹斑斑。在这种情况下,新的领导班子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技改。
从2004年到2010年上半年,晋开集团连续进行了四期大规模技改,每期都大胆融入创新工艺,力争做到行业最前沿。2008年6月,三期技改项目顺利实现与老合成氨系统成功并行,承载着几代人梦想的“18·30”项目成为现实。
在大力推行技改的同时,晋开集团还紧紧抓住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深入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和郑汴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机遇,与河南省内4家化肥企业合资合作,实现了资产和规模的快速扩张。到2016年,晋开集团总氨年产能已由成立时的12万吨扩大到268万吨,年营业收入达到80亿元。
调研组来到晋开园区时,恰逢晋开集团成立20周年,园区内举办了企业发展历程图片展。漫步其中,调研组看到了晋开集团从最初的步履维艰、满目破败到如今现代化、绿色化、智能化园区的巨大变化。晋开人硬是凭借其锐意进取的勇气和决心,成就了如今的辉煌。
答时代之问——激流中勇求巨变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四处潜伏着危险和暗礁,但“求变”的企业文化驱使着晋开集团一次次站上潮头,勇答时代之问。
2019年,晋开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直面发展挑战,按照“调整、巩固、稳定、提升”的原则确定了“低成本、高质量”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从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扭亏脱困措施。
晋开集团果断对资不抵债、亏损严重的3家化工子公司实施破产清算,实现瘦身健体;帮助有市场前景的延化公司提级为装备制造集团二级公司;根据国家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的相关规定,关停了一分公司,妥善分流安置了1400多名员工,积极推进老厂区搬迁改造,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坚持做强化工主业,充分发挥二分公司先进的产能优势,保持生产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通过多措并举处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晋开集团生产经营持续稳中向好,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晋开集团的“求变”还体现在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各生产装置均选用国际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及生产工艺;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经营管理各项工作迈上更高台阶;坚持安全高于一切,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预控”机制建设;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先后投入8亿多元进行环保治理……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晋开集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煤化工企业中名列前茅,成为开封市龙头企业、纳税大户,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担时代大任——新征程上梦想启航
“求变”的勇气从何处来?敢担当、敢尽责,这是晋开集团砥砺奋进、创新“求变”,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重要驱动力。
晋开集团的改革发展,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开封市始终将晋开集团放在“开封制造立市”战略第一位、“万人助万企”工作第一位、稳住经济大盘工作企业“白名单”第一位。中国石油和化工500强、中国化肥制造业100强、中国氮肥行业20强、河南企业100强、河南省制造业“头雁企业”、河南省碳达峰试点企业……晋开集团一项项荣誉如链串珠,数不胜数。
但晋开集团还有更远大的目标。据介绍,为将企业建设成为“业绩良好、管理精细、环保一流、品牌知名、安全稳定”的现代化肥化工企业集团,该集团制订了“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了“2·3·1·8”发展目标,即到“十四五”末,晋开集团总氨年产能达到200万吨,主要产品年销量达到300万吨,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实现利税8亿元。
同时,晋开集团也正进一步“求变”,加快建设老厂区搬迁转型升级新材料项目和铁路专用线项目。项目一期总投资33.54亿元,主要延链发展高附加值的新材料、绿色环保产品及高效新型肥料;二期建设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等产品链延伸装置,配套建设铁路专用线。该项目全部采用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建设起点高,投资规模大,引领带动作用强。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晋开集团打造成为极具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化肥化工制造企业注入强劲动力。
纵观20年来的发展历程,晋开集团应时代之需、答时代之问、担时代大任,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正向着打造国内一流的合成氨及下游产品深加工标杆企业的梦想启航。这条蝶变之路,他们还将走得更高、更远。
烈日炙烤大地,球罐表面温度高达50℃,作业面悬于高空,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大庆炼化化工有限公司监督管理中心的管理人员,在高温、高空双重挑战下,鏖战10天,提前5天完成了该公司球罐液位测量仪表报警隐患治
截至7月20日,广东石化产品码头在5号台风“丹娜丝”余威未消、西南涌浪持续肆虐并与第6号台风“韦帕形成“双重叠加”效应的极端条件下,产品码头已成功靠泊船舶80艘次,完成吞吐量65.5万吨。
本报讯7月中旬,从科威特市场传来捷报,长城钻探钻井二公司科威特GW912队仅用8天安全高效完成全套3000HP钻机从GWDC基地到新井RA-1144井278公里的搬迁工作。此次搬迁比该项目前三部钻机....
7月18日,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军祥,总会计师徐海东带领团队到晋南钢铁集团考察,双方围绕企业经营发展、工艺流程优化、项目合作等进行了交流。集团首席运营官胡兴,经营副总裁李小勇及沃能...
7月17日,在河南省设备管理大会暨首届河南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技改展洽会上,安化集团工程公司荣获“2024年度河南省优秀设备维修企业”称号,该公司已连续两年蝉联此项荣誉,实力印证了公司在设备维保领域的深...
“强化自律控产”——7月19日至20日,以“携手共建绿色钢铁,同心共闯行业难关”为主题的第十届陕晋川甘钢企高峰论坛上,与会钢企代表认为,落实好中央提出的破内卷要求,加强行业自律,将为实现区域钢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