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例新造船碳捕集系统交付

中化新网讯 近日,由中船集团七一一所(以下简称七一一所)自主研发的我国首例新造船碳捕集系统在山东海运8.2万吨散货船“山东鑫盛”轮上正式交付。

据介绍,本次交付的系统,是国内首个涵盖“吸收—解吸—压缩—液化—存储—过驳”全工艺流程的散货船碳捕集装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船舶碳捕集技术的难点在于如何在空间有限、工况复杂的远洋船舶上,实现稳定、高效且低能耗的运行。七一一所成功突破了高效吸收剂吸附技术、分区参数控制技术等核心难题。该系统在保持二氧化碳液化率99%、液态二氧化碳纯度99.9%的同时,可有效降低系统能耗和二氧化碳耗散量,并提升了储罐存储能力,有效适配于远洋船舶复杂运行环境。捕集的二氧化碳可进一步用于生产甲醇、建筑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形成“捕集—利用—再循环”的闭环,不仅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更能为船舶运营者创造额外的经济价值。

据悉,此次交付并非我国船舶碳捕集技术的首次亮相。2024年,七一一所曾成功交付集装箱船碳捕集改造项目。本次用于新造船的系统,标志着船舶碳捕集技术实现了从“后期加装”到“源头设计”的重要迭代。

“这是继去年交付集装箱船改造项目后,我们在技术迭代上的又一突破。”项目负责人介绍,新系统特别针对散货船的船型特点进行了优化设计。在空间布局上更加紧凑集成,在能源管理上更加智能高效,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这种“量身定制”的设计,解决了碳捕集系统与船舶集成的难题,降低了未来在新造船舶上预装该系统的门槛,为后续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工程实践基础。

据悉,该项目是七一一所和山东海洋集团联合打造的国产化装备研发与实船应用的示范项目,从2023年3月签署战略协议,到同年12月签约全球首个全流程船舶碳捕集合同,再到此次新造船试航交付,双方合作高效推进,实现了我国在绿色航运技术领域的加速跑。

相关推荐

前三季度全国企业设备更新加速

  10月16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

2025-10-22     中国化工报

盈德气体承制智能空分装置出氧

  近日,由盈德气体集团有限公司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5万标准立方米/小时空分装置成功出氧,最大工况氧气产量为6.3万标准立方米/小时。

2025-10-22     中国化工报

全球最大口径裂解气阀完成应用考核

  截至目前,全球最大口径裂解气阀——天津南港乙烯60英寸超大口径裂解气大阀已运行近10个月,装置运行稳定良好、开关操作顺畅、性能指标满足目标要求,完成工业应用考核。

2025-10-22     中国化工报

青骐骥交付韩国海上绿氢用电解槽

  近日,苏州青骐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交付韩国BHICo.,Ltd.公司采购的碱性电解槽,该电解槽将用于BHICo.,Ltd.公司的“海上能源联动固定式绿氢生产技术开发”项目。

2025-10-22     中国化工报

塔里木乙烯项目核心单元通过检验

  10月16日,塔里木二期乙烯项目MTBE/丁烯-1装置全流程75个试压包历经百日攻坚,全面完成试压工作,以“零泄漏”的高质量标准通过检验。

2025-10-22     中国化工报

广西华谊新材料丁辛醇异构物塔吊装

  中化新网讯10月12日,广西华谊新材料公司三期项目32万吨/年丁辛醇及丙烯酸酯项目最大设备——丁辛醇装置异构物塔顺利完成吊装作业。

2025-10-22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