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油田工程技术人员瞄准“长井段漏失”等制约稠油开发的“卡脖子”难题,靠自主创新啃下硬骨头,既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还有力推动了原油上产工作。
长井段套管漏失,一直是制约稠油热采的顽疾。河南油田工程技术人员首创长段“支架”工艺,依托高温高压补偿器、增力器等“金刚钻”,如同给油井装了‘超长支架’,用分段坐封的补贴工艺,把300多米的漏失段一次性堵牢,封堵效果超出预期。
除了长井段漏失,浅层稠油粘度高、含蜡多的问题也一直制约开发。针对这个难题,科研人员创新研发出低温分散降黏复合驱油技术,一举突破含蜡稠油低温乳化的瓶颈,降黏率高达98%。目前,这项技术已在2个井组开展先导试验,阶段产油750吨,为低渗透稠油油藏开发打开了新思路。
从填补空白的长井段补贴技术,到高效降黏的复合驱油方案,河南油田用自主创新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开发难题,不仅让老油田焕发新活力,更为我国稠油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乔庆芳 张伟英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