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2022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3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当前,加快战略性化工新材料发展已成为行业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重要方向。”这是记者在7月17~19日举行的2023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得到的消息。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介绍,2022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能达到4500万吨,产量超过3100万吨。行业先后攻克了一批关键新材料的制备难题,例如茂金属聚丙烯等高端聚烯烃,光学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高性能工程塑料,氢化丁腈橡胶等高性能橡胶,高强高模聚酰亚胺、大丝束碳纤维、高伸长间位芳纶、高韧型对位芳纶等高性能纤维,钙钛量子点光学膜等高性能膜材料,电子级硫酸、电子级磷酸等电子化学品,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产业链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我国化工新材料发展依然存在不足,例如创新能力有待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少、技术储备不够、共性技术供给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石化处副处长杨松峰指出,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要素供给呈现碎片化,创新型中小企业资金实力不足,制约了化工新材料研发和成果转化,围绕创新链布局要素链提升价值链的产业发展格局尚未形成。
杨松峰强调,行业应聚焦对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有决定性影响的化工新材料,推动化工新材料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这就要求行业要明确重点领域发展方向,推动乙烯等产业保持合理资金水平,鼓励延伸产业链,发展下游末端化工新材料产品。
李寿生建议,要聚焦产业发展瓶颈,集中力量补短板,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如高碳α-烯烃、聚烯烃弹性体等高端聚烯烃材料,5G通信基站用核心覆铜板用树脂材料等高端电子化学品,高端声学用膜材料等。同时,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高端突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此外,还要按照“研发一批、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的创新思路,不断提高我国化工新材料技术储备水平和能力。
在化工新材料的发展中,精细化工为新材料的升级换代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当前我国精细化工发展也存在新领域产品功能少、原创性不足以及传统产品性能低、制造效率不高等问题。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彭孝军提出了一条新路径:“精细化工要从1.0进化为2.0,智能分子工程就是精细化工变道超车的历史新机遇。”他解释说,智能分子工程分为三步,第一步是通过自动识别、自动执行、自动恢复实现分子功能智能化,第二步是通过结构性能智能自主学习实现分子设计智能化,第三步是通过合成路径自主学习与智能制造实现分子制造智能化的工艺。
本次会议由石化联合会、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石化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金乡县人民政府承办,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协办。
近日,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由吉态来博(北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解脂耶氏酵母蛋白作为新饲料原料,并颁发新产品证书(第921号公告)。这是我国批准的首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生产的...
7月2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公布了《关于禁止生产以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为发泡剂的聚氨酯产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
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至此,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硬投资”方面,2025年“两重”建....
5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共青团帮助指导下,各级青联和学联组织履职尽责、积极作为,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紧跟党走、拼搏进取,贡献青春力量,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家安全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十年来,有力保障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落实,有力促进了国家安全体...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了23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