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试熟化基地,南开大学3#新型高分子材料合成车间与信诺立兴(沧州渤海新区)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二氧化碳基可降解塑料中试项目,目前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工作。
“建设中试熟化基地、打造‘京津研发、沧州转化’品牌,是我们深层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基地与南开大学绿色化工研究院、北京龙基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中试合作协议,目前各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为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化学药品研究开发公共实验平台等科技创新平台的功能定位,重点打造了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试熟化基地。该基地占地46亩,总投资1.35亿元,建设6座标准化厂房,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综合类仓库等公用工程,主要服务于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发展需要,为研发机构及创新型企业提供扩大实验和中试验证平台。
“中试不是一次性的验证行为,而是一个从小批量试验到逐渐放大产品试验数量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该基地承建方沧州临港兴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辛宇说,基地在3年项目建设实施周期内,预计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少于10个,服务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40家。
目前,南开大学1#通用合成及分离车间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将进行南开大学教授马玉新药用树脂新产品的中试;南开大学2#通用医药中间体车间与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地塞米松棕榈酸酯原料药中试项目,为后续制剂项目落户开发区打下良好的基础;沧州威克欣生化科技有限公司4#厂房已进入试生产阶段;爱彼爱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准备利用5#厂房开展硅气凝胶全产业链中试放大熟化,预计打造成为国际气凝胶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孵化服务功能愈加明显,为承接京津冀、雄安新区科技成果项目发挥更大作用。
为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每年提供4000万元的科技资金及300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南开研究院、化药平台等小试科技创新平台的日常运营及科学研究;针对入驻中试基地且符合条件的项目,对厂地租赁及设备使用费进行补贴,补贴金额约1000万元;对于进入产业化阶段的项目,配套建设标准化厂房并设立首期规模1亿元的沧州临港兴园高新产业发展基金,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从而促进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沧州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型升级。
近年来,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锚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在构建创新联合体、加速产业集聚、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不断发力,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和水平。
近日,天津市公布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拟批复(培育)名单,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产业先导区凭借“未来智能、生命科学、前沿材料”三大核心赛道的创新生态体系成功入选。
近日,江西省召开2024年度全省综合考核总结暨通报表扬大会,通报了2024年度全省综合考核结果。湖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江西分宜工业园区分别获评2024年度江西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第一等次第二名、第一等...
《乐山高新区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工作机制》(以下简称《工作机制》)日前印发,旨在进一步优化乐山高新区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解难题、做实事,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