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炼化行业正站在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跨越的关键节点,行业结构、技术路径与市场格局将迎来重塑。
在日前举办的2025中国石油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推动行业向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已成为炼化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供需端矛盾加剧
我国炼化行业正面临“内卷式”竞争。
一方面是不断收紧的市场需求。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技术带头人、技术集成经理肖寒表示,近年来,我国汽油、柴油的表观消费量呈现出降低趋势。2025年上半年,我国成品油产量、消费量已呈“双下降”现象。
另一方面则是持续扩张的产能。肖寒指出,随着民营炼厂的新建及国企炼厂的改扩建,我国炼油能力持续增加,2024年我国炼油能力约为9.55亿吨/年,开工率为75%左右。
炼化行业的“内卷”已经波及下游化工领域。肖寒提出,此前城镇化发展与大基建项目促进了高端化工品的需求,带动了烯烃(如乙烯、丙烯)与芳烃(如对二甲苯)的市场需求,其产能也随之呈现井喷式增长。目前,这类产品已达到产需平衡,同样呈现出“内卷”发展态势。
据中石油吉林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于春梅介绍,在全球乙烯供过于求的背景下,我国贡献了全球近六成的新增乙烯产能。
中石化齐鲁石化公司情报调研室项目主管余国良指出,对二甲苯(PX)下游应用单一,近五年PTA占比始终保持在97%以上。当前,国内PTA产能集中度越来越高,而2025年国内仍有较多PTA投建计划,将进一步加剧供过于求风险。
技术创新成破局利器
面对“内卷”,技术创新成为炼化行业破局的核心路径。
“我国炼化行业正从‘规模扩张’步入‘质量提升’新阶段,高端制造和能源科技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产业链价值面临深刻重构。”于春梅谈道。
她进一步指出,目前,高端聚烯烃等产品产量还存在较大缺口,这类产品具有技术门槛高、价格高、盈利强、牌号多等特点,因此要以快速技术服务为导向,不断深化细分市场研究,把握高端市场核心,分析细分市场和下游需求,通过差异化竞争,满足特定领域需求。
肖寒也认为,炼化行业正经历从“燃料”向“材料”、由“低值”向“高值”的转变,需推进产业链高值、高质发展,向精细化、高端化延伸,打造差异化产品集群,加速基础化工品向高端化工品及新材料转化。他重点提到要开发集成烯烃、芳烃高值化利用技术,以“绿色化、差异化、高端化”为发展方向,打造含氧、氨、硫高端化学品集群。
记者了解到,目前业内聚焦高值、高质转型,已取得多项技术成果。
据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专家、教授梁战桥介绍,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柴油馏分芳烃吸附分离技术作为绿色低碳的“油转化”技术,以航煤、柴油等馏分为原料,能够通过分离实现原料按分子结构特点分质利用,提高资源转化利用效率,降低加工过程中的氢耗,实现节能减排。
又如近年来捷报频传的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金哲介绍说,该技术以煤为原料,通过甲醇转化强放热反应与石脑油转化强吸热反应原位耦合,相比传统蒸汽裂解原料利用率提升约10%,能耗降低约三分之一,烯烃产率提高15%至20%。
2020年,第三代DMTO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可实现单套工业装置甲醇处理量300万吨/年以上,吨烯烃(乙烯+丙烯)甲醇消耗可降到2.6~2.7吨。
“十五五”增速趋于平稳
多位专家指出,炼化行业已步入转型关键时期,随着行业结构、技术路径与市场格局不断调整,“十五五”期间,市场、产能的增长速度将归于平稳。
肖寒预测称,“十五五”期间,国内炼油产业将延续大型项目建成投产与存量企业兼并淘汰同步发展方式,预计整个阶段国内炼油产能将维持在9.5亿至9.6亿吨/年。
“面对持续低迷的化工市场以及不断释放的产能,芳烃市场将进入重新洗牌的关键时期。2025年至2029年,芳烃产业链利润仍集中于上游PX原料等环节,下游PTA—PET长期亏损的预期难以改变。”余国良强调,炼化行业需要不断适应全球经济和能源市场的变化,消化吸收新技术、新工艺并加大创新力度,推动我国炼化行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受PX供应偏紧支撑以及下游PTA、PET等产能集中投放,PX等芳烃产品已脱离周期底部,将率先进入回升通道。”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研究所副所长肖冰则提出,产业链协同是推动炼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另一重要支撑。我国的“PX—PTA—PET”全链条配套优势正在逐步显现,具备完善上下游配套的企业市场适应性更强,竞争优势更明显。
在聚酯领域,余国良表示,2025年聚酯产能总规模保持至8528万吨。虽然越南、土耳其等东南亚及中东国家承接了我国纺织服装工业的部分转移,但是配套原料PTA产能规划相对滞后,预计未来我国PET需求将逐步进入平稳增长期。
从1966年为解决新中国首套大型乙烯装置催化剂国产化而生,到如今成为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兰州助剂厂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兰州助剂厂)以其核心产品——有机过氧化物助剂,如同“工业味精”般支撑着塑料、橡胶、新能...
近日,雄韬股份子公司雄韬氢雄与亚马逊集团达成氢储能发电系统供应合作,将为亚马逊在印度班加罗尔的新建数据中心提供先进氢能解决方案。目前,项目已完成合同签订并进入执行阶段,预计于今年底前完成系统调试并正式...
日前,由中国化学所属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PC总承包的新疆曙光绿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BDO联产12万吨PBAT项目取得关键进展,主产品1,4-丁二醇(BDO)一次成功产出,纯度达99.7...
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能源领域正迎来与人工智能(AI)深度融合的关键进程。确保安全可靠的供应、加速脱碳、保持成本可控——这是能源行业当前面临的三大核心挑战,也是AI作为关键角色能大放异彩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