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口化学工业园:为新材料全产业链发展添活力

  晨光初绽,洋口港海岸线上,风电机组擎天而立、鳞次栉比,公用管廊中交错的管道如钢铁动脉向远处延伸,化工装置群的塔罐与反应器被晨色缓缓点亮,一座钢铁之城正在苏醒。

  这里,是江苏如东洋口化学工业园——中国东部沿海最年轻的化工集群之一。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滩;如今,每天近百家企业数万吨的化工原料在管道中奔流,化合出产品流向全球产业链前沿。

  近日,《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江苏省化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调研组来到洋口化学工业园,充分感受园区以“高端、智能、创新、绿色”理念为引领,培育新材料全产业链发展新业态的创新活力。

  发掘新材料创新潜力

  “园区依托长三角区域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推动区域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高标准打造科创孵化中心,充分发掘新材料产业创新潜力,致力打造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特色产业园区。”如东县洋口化学工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缪涛介绍说。

  据介绍,目前园区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则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为核心,吸引了嘉通能源、九九久科技、天赐材料等优质企业;生物药物产业链则汇聚了31家企业,包括巴斯夫、优嘉植保、泰禾股份等行业领军企业。

  面对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新机遇,洋口化学工业园围绕产品高端化、工艺绿色化、装备智能化,积极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由传统精细化工向现代精细化工提升。

  其中,洋口化学工业园(西区)先后引进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建成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80%。园区现有巴斯夫、中化集团、上药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3家;九九久科技、高盟新材等上市公司30余家。

  洋口化学工业园还建有多个创新载体。其中,电子化学品产业园重点打造电子化学品产业集群;节能环保产业孵化器规划定位为科技创新的集中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培育绿色氢醇氨和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万洋众创城重点引进润滑材料、橡塑制品、电气设备等产业,吸引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听海轩创新融合平台重点打造“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目前已和常州大学共建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如东分中心,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

  为鼓励创新,园区构建了“政策—平台—服务”全链条支撑体系,除省、市、县普惠政策外,洋口镇还针对重大项目、高层次人才等提供配套奖励,并对优质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定制化支持。

  园区还依托常州大学国家级技术转移分中心、洋口新材料研究院、科技镇长团等科创平台和科技服务队伍,推动资源共享,加快企业研发进度,解决发展难题。

  中试基地先行先试

  “洋口港先行先试建设了江苏省首批化工中试基地,将为广大新材料产业科研工作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实践平台,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5月28日,总投资3.5亿元、占地89亩的洋口港化工中试基地正式开园,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送上寄语,希望洋口港发挥好化工中试基地的载体优势,助推新材料产业涌现出更多新的成果。

  作为江苏省首批三个化工中试基地中率先建成的项目,该基地可同时为12个中试项目提供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场地,聚焦纳米新材料等高端化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卡脖子”技术,致力于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环节“断链”难题。

  其中,首批6个来自国内外“双一流”高校、研究院的化工类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获得入园“金钥匙”,将陆续在洋口港开启项目中试。朱美芳院士介绍,此次首批入园的“高端尼龙项目”由其团队核心成员相恒学教授牵头,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产品将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医疗器械、汽车、电子电气、食品包装、体育用品等领域。中试成功后,项目将就地产业化。

  南通市政协副主席、如东县委书记陈慧宇表示,洋口港化工中试基地是如东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融入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协同发展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生动实践。

  数字智慧赋能零碳园区

  2025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建设一批零碳园区”。洋口化学工业园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以率先建成零碳园区为目标,依托如东完备的绿色能源产业体系,推动绿色产业集群加速聚集。

  作为首批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园区,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LNG等清洁能源项目,阳光岛将形成2000万~3000万吨/年LNG的接卸、仓储、气化能力,为园区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大力推进冷能空分项目、冷能发电项目、冷能制液氢产业项目,以及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项目、龙源风电升级改造项目、中广核如东风光同场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等。与此同时,园区积极推动化工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目前,嘉通能源的余热发电、分布式光伏项目已建成投运,多个化工企业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在实施之中。园区还组织区内企业进行绿电交易,目前爱森化工已经与中广核通过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完成每年8500万千瓦时的绿电交易。

  洋口化学工业园还携手远景科技集团,建设碳排放可视化、数字化平台及能碳管理平台,依托平台进行碳足迹管理、碳排放核查。通过智慧微网协同优化、新能源管理套件促进新能源的消纳,通过能碳管理系统、产品碳足迹系统提升园区和企业碳管理能力,通过新能源碳资产管理系统统筹管理园区碳资产开发情况,为企业提供绿证渠道、实现绿电的溯源。园区力争2025年底完成能碳管理服务平台的基础功能搭建,通过核心企业与一批示范场景的接入完成先行示范区的全面运营管理数智化,2030年整体满足江苏省零碳园区标准。

  “依托‘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交汇的独特区位优势,洋口化学工业园正以创新为引擎、以绿色为底色,全力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创高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在长三角产业版图上擘画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崭新蓝图。”缪涛表示。


相关推荐

新疆化工聚丙烯地毯丝专用料获认可

  近日,采用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外给电子体技术,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GX2026S聚丙烯新牌号产品在用户工厂实现连续长周期稳定生产地毯丝,产品拉丝速度达2600米/分钟,超客户预...

2025-07-04     中国化工报

天能化工举办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

  6月27日,天能化工有限公司2025年化学检验工(化工专场)技能大赛开赛,21名参赛职工同台竞技,上演了一场“毫厘之争”的技能较量。

2025-07-04     中国化工报

江汉油田实施首口二氧化碳压裂井

  近日,江汉油田采服中心成功自主完成首口以二氧化碳为基液的压裂井施工,标志着该油田在绿色低碳开发技术应用领域取得突破。

2025-07-04     中国化工报

王如生:与设备交朋友的“大工匠”

  在山东海化热电公司,有这样一位深耕锅炉检修领域的工匠大师。他视设备如朋友,以赤诚之心和精湛技艺呵护设备,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他就是海化热电公司检修部锅炉本体班班长王如生,曾获海化技能专家...

2025-07-04     中国化工报

我国首个高温浮动球阀热油试验平台投运

近日,航天科技集团建成我国首个高温浮动球阀热油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的设计温度最高为450℃,设计压力最高60MPa,具备模拟极端现场工况的能力,不仅能够精准模拟实际工况下的极端环境,更为高温高压球阀及...

2025-07-03     中化新网

鲁北集团荣获202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6月27日,山东省科技大会在济南召开。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北化工建材设计院、山东金海钛业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完成的“含硫钙废弃物协同处理新技术及硫磷钛钙锂联产生态...

2025-07-03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