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锂资源储量跃居世界第二,专家建议: 将“家中有地”化作“手里有粮”

据自然资源部日前公开的数据,中国锂矿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锂矿新增资源量超3000万吨,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锂矿储量全球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有望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产业产能。此消息一出,引发行业关注。

对此,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总工程师问立宁指出,锂储量跃居世界第二,表明我国在新能源赛道上拥有资源禀赋优势,但锂资源安全仍需技术、政策和市场协同推进,夯实上游供给、激活回收循环,真正将“家中有地”转化为“手里有粮”,支撑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表示,此次锂矿找矿的重大突破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也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国在锂储量方面捷报频传。盐湖锂新增资源量达1400余万吨,跃居仅次于南美锂三角和美国西部的全球第三大盐湖型锂资源基地;攻克江西等地区锂云母提锂技术难题,提高了锂云母型锂矿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性,新增资源量超1000万吨。

 “储量跃升的意义更多在于战略储备。”问立宁表示,锂是新能源产业的关键原材料。作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企,进口锂辉石加工占碳酸锂产量的90%以上,其中澳大利亚凭借品质和运输优势占比最大,非洲则以中资企业主导的权益矿补充供应。本次探明量的提升为未来技术突破和产业布局提供了底气。

近年来,锂价经历了剧烈波动。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后,下游新能源需求激增,叠加矿山扩产周期滞后,锂价一度暴涨。但随着南美盐湖提锂产能释放、国内库存累积,当前市场已进入供需平衡阶段,价格回归理性。问立宁预测称,未来5年锂价将呈平稳下行趋势,“锂作为基础原材料,长期利润率应维持在10%~15%的合理区间,暴涨行情难以再现。”
    有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资源总需求量预计为115万吨。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锂的年需求量将达300万吨,2050年将超过600万吨。

然而,问立宁也指出,新探明资源多位于西藏、青海等高海拔、生态敏感区域,开采条件恶劣,短期内难以转化为实际产能。锂云母提锂路线依然未能克服环保难题。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盐湖提锂技术虽逐步成熟,但产量占比仍不足三分之一。青海察尔汗盐湖年产能约10万~12万吨,西藏盐湖则因高海拔、生态保护限制,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开发。他直言:“未来5年,中国盐湖提锂仍以青海为主力,西藏资源开发需克服自然条件与环保政策的双重挑战。”

为进一步保障锂资源安全,真正将“家中有地”转化为“手里有粮”,问立宁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推动盐湖提锂技术迭代。据他介绍,青海盐湖提锂成本虽然低于锂辉石矿石提锂,但锂浓度低、杂质分离等问题仍待解决,建议加大吸附法、膜分离等技术研发,提升回收率和环保性。西藏盐湖开发则需配套电力、淡水等基础设施,并平衡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

二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动固体矿开采。锂辉石矿开采技术成熟,但四川、西藏矿区环境恶劣,运输和人力成本高企。“资源在手不等于产能释放”,他认为,需通过智能化采矿、绿色矿山建设降低成本。

三是构建电池回收体系。我国首批动力电池已进入退役期,“城市矿山”潜力巨大,但回收经济性不足。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价值集中在锂元素,而铁、磷等组分价值低,企业缺乏回收动力。对此,问立宁呼吁政策端发力,通过碳足迹要求强制下游企业使用回收材料,同时对回收技术研发和产能整合提供补贴,避免低效重复建设。

相关推荐

辽河油田储能注汽站运行平稳

截至3月27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试运行累计注汽313天,累计注汽3.3万吨,替代天然气215万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碳4639吨,电热熔盐储热注汽装置热效率值达到92.28%,这是世...

2025-04-07     中国化工报

地沟油变身环保钻井液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体系研发应用纪实

进去的是棕褐色的地沟油,出来的是清澈透亮的生物质基液,在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油田化学研究所实验室内,所长单海霞正带领科研人员进行这场“点污成金”的“魔法”实验。

2025-04-07     中国化工报

上海港实现国产绿色甲醇首次批量加注

3月29日,上港集团能源公司(下称“上港能源”)旗下甲醇加注船“海港致远”轮在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为韩国“HMMGreen”轮加注约2900吨国产绿色甲醇。这标志着上海港实现国产绿色甲醇的首次批量加...

2025-04-07     中国化工报

2024年电化学储能利用率显著提升

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4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以下简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化学储能利用率显著提升。

2025-04-07     中国化工报

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提出:新型储能从“规模扩张”迈向“价值创造”

日前,以“契合电力脉搏,激发储能动能”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会上,专家指出,我国新型储能行业将从“规模扩张”迈向“价值创造”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5-04-07     中国化工报

4个绿色设计国标子标准启动制订

3月31日,在中关村论坛年会——世界绿色设计论坛上,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标准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华林通报了绿色设计国际标准工作进度。

2025-04-07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