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7月9—11日,2025第六届全国精细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大会暨第三届全国医药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安全治理交流大会在山东东营召开。多位与会专家表示,精细化工属于流程工业,且较传统“大化工”规模通常更小、流程更精细、工艺更复杂,急需加快提升行业智能制造水平,以满足新常态下企业实现创新和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中国自动化学会石油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建立表示,精细化工和医药化工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产业,行业仍存在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安全生产压力增大等问题,需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林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为当前我国精细化工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提出3个方向:一是技术层面,精细化工领域有大量的化学反应过程,需要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进行精细的流程模拟;二是工程层面,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实现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实施性、低维护性的“三高一低”;三是管理层面,精细化工行业内企业大多规模小、工艺杂,需要在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协同优化操作。
新和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郑根土提出:“精细化工企业数智化转型已从单一技术应用进入到全链条协同创新新阶段。企业不再只是简单地引入某一项数字技术,而是将数智技术贯穿于整个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实现全方位的协同与创新。”
“企业越重视数字化,就应该越重视精益化。通过精益化,能消除浪费、规范流程、加速智能化转型。”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精益研究院执行院长闫圣利认为,企业应当结合数字化,实行精益化管理,“精益化管理实现零事故、零浪费,智能技术实现预知预警,二者的融合可以使企业管理效能倍增。”
会上,多位服务商聚焦工业智能控制,分享了业内最新技术成果。如普立默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朱昌益介绍,该公司针对电磁阀在精细化工领域的安全痛点,推出静态密封、内导磁等创新技术,将传统电磁阀50万次的使用寿命提升至1000万次以上,有效解决了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问题。
本次会议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石油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工学会医药化工专业委员会、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发展促进会、经燕(北京)化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400余名代表参会。
7月12日,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化公司)福建古雷苯胺—橡胶助剂产业链项目核心设备——20万吨/年苯胺流化床反应器在福建古雷开发区精细化工园吊装。
日前,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以下简称中油工程)自主研发的智慧完工系统通过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以下简称ADNOC)验收,正式获得使用许可。
近日,工信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提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把两化融合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和具体实践。
记者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了解到,在日前举行的“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成果发布会上,《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4—2025)》蓝皮书(下称“蓝皮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