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开发60年的老油田,如何打破“自然递减魔咒”?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二区胜一区沙二1-3单元的答案是:通过三次采油高峰期实施井网二次优化的“3+2”井网精调技术,综合含水率从94.28%降至92.63%,峰值日增油44.3吨,数模预测采收率提高16%。
胜一区沙二1-3单元自1965年开发以来,历经天然能量、注水开发、加密调整、聚合物驱等多轮技术开采。2016年,开启聚后非均相复合驱开发后,该单元迎来见效高峰,同时也面临含水率回返的严峻挑战。如何扼住含水率回升,延续黄金采收期?
“老油田不是开发末期的‘鸡肋’,而是藏着剩余油的富矿,关键要找对开采的金钥匙。”采油管理二区经理、党总支副书记冯益富的话,点出了这场技术革新的核心。
面对聚驱后含水率回升的难题,管理二区联合地质院、采油厂组建“三位一体”攻关组,进行精细油藏描述。攻关中,技术人员从海量动态数据中发现,注聚在0.15至0.45PV(孔隙体积)区间,油井排剩余油饱和度可达35.5%以上。如在这个时间段加密新井,初期单日产油量可稳定在5.5吨以上,是常规阶段采油量的2.2至4.5倍。
基于这一规律,管理二区“3+2”井间加密方案精准落子,即在原井网基础上,优选剩余油滞留位置增布新井,进行二次井网调整,将剩余油富集优势转化为产能增长优势。
对于东部主力区块,技术人员实施井网加密战,300米井距内新增井数达原井网的60%,注采强度提升42%,单井控制储量从8.7万吨优化至5.9万吨,快速释放高峰产能。在西部边际区块上,他们实施流线重塑战,通过调整注采方向,使驱替波及半径扩大20%,让沉睡的边部剩余油苏醒。纵向上,他们则实施靶向狙击,在280米井距的盲区中,优选双潜力层厚度超6米的“甜点区”布井,实现开钻一口、成功一口、增效一口。今年1月,新井ST12XN154投产后,日产油12.7吨。去年至今,他们共部署新井14口,累计产油1.51万吨。
“每口井的坐标都精确到米,就像给油藏做微创手术。”冯益富说,这种分区分层策略,让新井成功率达100%。
“3+2”精调技术不仅是井数的增加,更是流场体系的重构与升级。12口新油井与9口调整井组成“新骨架”,配合5口油井补孔改层、4口水井重分层,注采井网实现从“双向驱替”到“多向包围”的转变。
与此同时,管理二区推行“三线管理法”,即对老流线实施限流降压,减少无效循环;对弱流线采取增注提能,激活低效区域;对新流线开展定向培育,打通深层通道。
采油管理二区“3+2”精调技术实施后,油水井数比从2.8优化至2.2,三向及以上注采对应率提升24个百分点,含水曲线成功由快速回返的“V”型转为稳步下降的“W”型。
秋光正好,微风不燥。10月1日上午,华昌集团联合源书房举办的“阳光物语”系列园艺公益课堂第三课——也是本季最后一讲,在秋日暖阳中温情开讲。作为系列课程的收官之作,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市的十三组亲子家庭...
今年碱业发展相关装置停产检修时,为保证企业其他设备及罐区的冷凝水循环降温安全需求,原用于系统降温的630kW循环泵依旧持续运转,日耗电高达15000度。630kW循环泵功率大、耗电高,已远超企业实际....
10月13日16时26分,随着广东石化柴油给油泵成功启动运行,广东石化成品油管输首站正式投用。作为中国石油在华南地区布局的首座能源枢纽,成品油管输的启用,标志着广东石化成品油正式注入国家管网,开通了“...
今年以来,榆林炼油厂纪委紧紧围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要求,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理论武装和内部管控,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