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新材料主题论坛——2025中国·上海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简称“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会上传出消息,上海正依托亚洲最大数据库、新材料产业发展优势,探索“材料+AI”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技术高地。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等颠覆性技术正与新材料研发深度融合,呈现出“材料—数据—场景”三元驱动的新范式。“上海方案”正源源不断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先导产业赋能。
对于未来上海新材料产业发展,钱锋提出三方面思考:一是跨界融合。上海已建成亚洲最大的材料数据库,要进一步打通“实验室—中试线—工厂端”的数字链路,让每一条数据都转化为新产品、新产线、新产值。二是强化创新。探索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卡点瓶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三是开放协同。秉持“材料先行、场景牵引、生态赋能”,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材料创新策源地、产业集聚地、应用示范地。
工信部原材料司新材料处处长江川指出,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要锚定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紧扣新型产业规划关键部署,以满足铸造业务等实体经济的现实材料需求,实现“材料先行”的产业发展目标。他建议上海围绕“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目标,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探索出一条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研发的新路径;利用各类资源渠道,加大对新材料重大专项项目的支持。
近日,清华大学新型陶瓷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沈洋课题组等在高温储能聚合物电介质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机器学习设计的高温高储能聚合物复合电容器”为题,于日前发表于《自然·能源》。
近日,在2025中国石油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专题会上,多位专家分享了围绕绿色化与高端化趋势的化工新材料研究成果。河北省精细化工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赵思韬指出,绿色化与高端化是化工...
日前,记者从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锦纶分会了解到,针对当前锦纶纤维消费需求不足、产品库存不断上升、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等问题,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锦纶分会召集永荣股份、恒申集团、华鼎股份、嘉华尼龙4家企业发...
9月28日,吉林大学聚醚醚酮(PEEK)相关技术许可合同签约仪式在吉大中心校区举行。吉林大学将三项核心专利以普通许可的方式许可给宁波峰梅匹意克新材料有限公司使用,协议价格3000万元,未来和该公司共同...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人民政府与楚能新能源签订楚能襄阳锂电池产业园项目投资协议。据悉,产业园规划年产能70GWh,将聚焦储能电池、动力电池、Pack、预制舱的研发与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