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推动项目建设,为振兴发展蓄势赋能,目前开工建设各类项目91个。其中,总投资121.5亿元的多金属综合利用技术升级项目、总投资6.5亿元的天元航材液体橡胶项目、总投资1.3亿元的亿泽科技农化项目陆续开工,全年将完成开工项目100个以上。这是该基地深入推进产业链招商、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的成果。
树立项目建设鲜明导向。2023年,沿海产业基地立足经济发展主战场,树立大抓项目建设的鲜明导向,坚持做深项目前期、做实要素保障,一环扣一环推进项目建设。其中,由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和辽宁盛海实业集团共同出资建设的多金属综合利用技术升级项目,作为2023年重点项目工程已于9月20日正式开工。据了解,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80亿元,助推营口市打造千亿级铜材料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推动精细化工产业发展。
精准招商延伸产业链条。沿海产业基地聚焦主导产业和细分领域,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先后赴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家实地考察项目,按照“储备一批、洽谈一批、落地一批”的思路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同时,该基地围绕铜、硫酸、磷酸铁等产品积极开展下游产业链精准招商,延伸产业链条。截至目前,沿海产业基地完成内引外联资金95.8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33万美元。
多点发力优化营商环境。沿海产业基地以“清风辽宁政务窗口”为载体,依托园区联络员制度和营商之家等平台,以靠前服务、延迟服务、管家服务等形式,积极推行“证照联办”“一网通办”“跨域通办”等便民利企服务举措,落实“歇业备案”“简易注销”等商事制度改革措施。今年以来,园区新设立市场主体380户,通过“一网通办”流程开办企业71家,34家企业以“简易注销”方式退出市场,占注销企业数量的61.8%。
今年以来,沿海产业基地深化、细化企业帮扶,促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地见效。目前该基地已经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9.9亿元,同比增长20.2%;完成科技成果转化3项,技术合同成交额4000万元,申报省级中试基地一家以及省级创新平台1个。
沿海产业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基地将以多金属综合利用技术升级项目开工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产业链招商,加速产业优化升级,壮大产业集群发展,为振兴发展蓄势赋能。
近日,在天津经开区召开的迎商中心2025年工作会议上,天津经开区正式发布增值服务与改革创新清单,系统梳理涉企增值服务和创新项目,为企业提供清晰指引及便捷的“点单服务”,为涉企服务迭代升级探索更多“...
近日,焦作高新区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推出智能帮办代办服务新模式,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智慧政务体系,增强企业、群众办成事预期,提升办事便利度,切实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
记者近日从榆林经开区(榆神工业区)管委会获悉,一季度榆林经开区8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14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同比增长246%。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山东省首批人工智能大模型典型应用案例,潍坊滨海区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焦易小智”成功入选。 近年来,潍坊滨海区着力于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
近日,工信部正式批准宁东基地设立技术交易合同认定登记机构,标志着宁东基地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技术成果转化效能方面取得又一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