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多家园区位列其中。
据记者梳理,入选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的园区有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苍南经济开发区、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重庆)科学城九龙新城园区、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平(苟江)经济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吴忠金积工业园区、石嘴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其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市首家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该园区执行“多产协同、石化减排、科创助力、共建低碳园区”方针策略,推进绿色产业体系建设、绿色技术转化和园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绿色产业集聚度和综合竞争力,建立“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下一步,经开区将统筹谋划重点任务,研究创新举措,积极稳妥推进“双碳”领域重大项目实施,探索具有特色的最优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认定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全国磷及磷化工循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目前,开发区共入驻企业33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5家,形成了以磷及磷化工产业、新能源材料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在碳达峰试点建设中,该开发区将聚焦磷化工产业延链补链,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提升基础设施绿色水平,搭建磷资源高效利用等科研平台,推动重点领域成果转化等,构建全国磷化工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园区。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双碳”目标,积极培育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及食品加工等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形成了新能源汽车、HDT高效太阳能电池和节能环保装备三大绿色产业板块,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1家、国家级能效领跑者1家、国家级水效领跑者1家。
近年来,石河子经开区聚焦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两大关键领域,加快推动高耗能行业绿色升级和补链强链,积极培育绿色低碳新动能,以不断增长的“含绿量”,提升园区发展“含金量”。目前,石河子经开区已形成新材料、新能源、农业资源转化和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集群,产业结构兼具传统工业基础和新兴绿色产业潜力。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要把碳达峰试点建设作为加快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聚焦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园区碳达峰路径,并按照《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及《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科学编制试点实施方案,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三月的铜陵,绿意涌动。走进铜陵横港化工园区六国威立雅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工程项目现场,挖掘机铲斗正在平整地面,运输车辆往来穿梭……该项目建成后污水处理规模将提升至600立方米/时,可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
3月28日,在京召开的2025中关村论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发展论坛上,为进一步促进国家高新区提质增效、开放发展,加强与世界产业科技创新网络互融互促,集聚全球产业创新资源,工信部火炬中心提出国家高新区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