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融合上勇挑大梁

近年来,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锚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在构建创新联合体、加速产业集聚、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不断发力,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和水平。截至目前,临港产业园已形成生物医药、聚氨酯、高端合成树脂、化工新材料、氯碱综合利用、氢能高效利用、电子化学品和新能源电池8大特色产业集群。

构建创新联合体 内生动力有效激活

临港产业园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引导作用,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优质资源,助力企业开发新产品、引进新工艺,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临港产业园累计投资4.1亿元建设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中试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保障体系。截至目前,18个科研团队入驻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8项科研成果实现转化。中试基地成功入选《京津冀概念验证平台和中试熟化基地清单(第一批)》。园区正在加快推进北京托毕西药业地塞米松棕榈酸酯原料药等6个中试验证项目。

积极招引研发项目。临港产业园积极对接高校、企业,招引更多前沿产业项目。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公司在临港产业园建设的能源与环保试验基地一期已竣工投用,正在开展氢能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中试验证。含碳固废高温熔融气化制氢项目、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项目正在根据中试验证数据进行工艺和设备优化改造。

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临港产业园健全科技创新服务网格分包和企业梯度培育长效机制,完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全方位提升企业研发能力。该区先后协助河北弗斯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中央预算内资金。截至目前,该区累计培育省级企业研发平台29家,市级企业研发平台2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家。

坚持向新图强 新质生产力聚链成势

临港产业园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坚持把传统产业长板拉长、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板锻好、产业链短板补齐。该产业园生物医药、聚氨酯、高端合成树脂、化工新材料、氯碱综合利用、氢能高效利用、电子化学品和新能源电池8大特色产业集群已经初具规模。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成为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典范。临港产业园已吸引北京、天津等地62家医药企业入驻,落地项目82个,投产原料药产品135个,涵盖心脑血管、抗肿瘤等。制剂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北京益民药业制剂项目预计上半年竣工投产,届时将初步形成“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产业链条。

聚氨酯、化工新材料、高端合成树脂、氯碱综合利用4个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强链延链。聚氨酯产业集群已经汇聚了大化聚海、骏驰化工、金驰嘉茂等一大批企业。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拥有乐凯化学新型橡塑助剂、昊宇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建新瑞祥液晶高分子材料中间体等一大批建成及在建项目。高端合成树脂产业集群依托巴德富丙烯酸乳液、晋邦化工环氧氯丙烷、建新瑞祥砜树脂等项目,积极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氯碱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循环经济优势,持续推进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延伸,推动传统氯碱产业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融合发展。

氢能高效利用、电子化学品和新能源电池是临港产业园重点突破方向。氢能高效利用产业集群涵盖了从上游的正元氢能、航天长征,到中游的高压气态储运项目,再到下游的众多用氢企业,已成为沧州市乃至河北省氢能资源最丰富、最适宜布局氢能项目的区域。电子化学品产业集群已有信联电科、华宇特气、盛泰化工、健馨生物等企业,正在依托北京化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资源,加快推进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建设。目前,该产业园已谋划项目22个,总投资约63.7亿元。临港产业园还积极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已有赣锋锂业、华宇特气等正负极关键原料生产企业,也有渤兴新能源、鑫源泉化工等电解液生产企业,以及地矿弗斯特、康壮环保等电池回收利用和电池清洗企业。

强化服务意识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临港产业园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推行亮身份、亮形象、亮承诺“三亮”及对内帮办、对外协办“两办”服务,企业综合办税、不动产登记等14个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实现企业“进一扇门办多件事”。

临港产业园还强化为企纾困解难力度。园区主要负责人坚持每周两到三次深入项目一线实地办公,分管领导每周定期召开企业家恳谈会,既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也诚心求谏纳言。包联责任人随时提供政策咨询与指导,及时协调解决企业诉求。

此外,临港产业园还开展为企服务“五零”行动,不断健全完善双向沟通常态化机制,力促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听到、看到、帮到;持续完善水电路气以及工业管廊等配套设施。同时,该产业园探索建立“诉求受理—梳理交办—办理落实—评价反馈”闭环工作机制,向破坏营商环境行为坚决“亮剑”,确保政企沟通零距离、政策落地零障碍、要素保障零缺位、解决问题零沉淀、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零容忍。

通过这些举措,临港产业园企业获得感显著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临港产业园开工竣工项目107个,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沧州平均水平4.5和3个百分点。

(作者系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党组书记、管委会主任)

相关推荐

嘉兴港区积极推进减污降碳工作   

  “双碳”目标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

2025-04-15     中国化工报

乌鲁木齐高新区举办科创政策宣贯会

  为推动科技创新政策落地见效,近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科技局、创业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天山火炬行”服务企业系列活动——2025年度科技创新政策宣贯培训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200余...

2025-04-15     中国化工报

上海化工区共享头盔上线

  为进一步消除园区务工人员等群体的交通安全隐患,保障非机动车驾驶员生命安全,近日,上海化工区交警实地走访了全区40家建筑工地,并推动落实“共享头盔”爱心驿站创建活动。

2025-04-15     中国化工报

上虞经开区构建“芯材产业生态圈”   

  4月8日,坐落于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的中国(上虞)芯材港片区上,项目建设热浪涌动。  据悉,中国(上虞)芯材港规划面积达14573亩,划分为先进高分子材料区、电子化学品区、高性能纤维材料区、医药化工...

2025-04-15     中国化工报

仙人岛经开区一季度稳中有进

  近日,营口市人民政府表示,年初以来,仙人岛经开区持续推进“港产城”融合,抢抓项目进度,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4.3%,税收收入同比增长7....

2025-04-15     中国化工报

甘肃加速推动石化产业转型升级

  4月8日,甘肃省召开全省石油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进会。

2025-04-15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