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化工中试研究是化工行业打通实验室创新与技术产业化之间的桥梁。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三峡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兴福电子董事长李少平建议,加快化学工业中试成果向产业化转化,建立化工中试产品分类销售机制,取消中试后放大生产的规模限制。
李少平表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虽然出台了系列政策,但化学工业中试成果向产业化转化仍面临一些瓶颈问题,一是现行政策对中试产品的市场销售存在较多限制,导致中试成果难以快速进入市场接受检验,不利于降低中试成本,制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二是化工项目中试成功后仍需繁琐的审批程序才能放大生产,且放大生产的规模受严格限制,增加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资金压力,影响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李少平建议,建立化工中试产品分类销售机制,取消中试后放大生产的规模限制,进一步加快化学工业中试成果向产业化转化。
“可以建立化工中试产品分类销售机制(如年产量≤100吨的中试产品可以在3年内合法销售),通过中试产品销售为研发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降低中试成本,同时为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有力支持,还可以大幅缩短创新成果产生实际效益的时间周期,有利于提升科研人员创新活力,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李少平说。
李少平建议,对通过中试验证的项目,在环评、安评论证基础上,由企业自行决定工业装置规模,取消放大生产的规模限制,打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中试成果的最快产业化,快速抢占市场。
李少平:为“中国芯”提供供应链支撑
又讯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三峡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兴福电子董事长李少平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介绍了兴福电子勇担国产化关键材料“卡脖子”技术难题重任,为“中国芯”关键材料提供安全可靠的供应链支撑的相关情况。
李少平介绍说,2008年,肩负着破解芯片国产化关键材料“卡脖子”技术难题重任,兴福电子大胆进入了这一陌生的行业,成为国内最早一批专注于湿电子化学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
经过十多年持续的艰辛技术攻关,兴福电子已经成功开发电子级磷酸、电子级硫酸、电子级双氧水等通用湿电子化学品,以及蚀刻液、清洗剂、再生剂、显影液、剥膜液五大类共计60种功能湿电子化学品,总体产能规模位居国内第一。电子级磷酸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牵头制定电子级硫酸国家标准,实现向国内12英寸晶圆厂稳定供货,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高性能蚀刻液填补国内先进制程空白,D蚀刻液、E蚀刻液、多晶硅蚀刻液等新产品为芯片国产化提供配套,成为此类产品的唯一国产供应商。核心产品的技术指标达到国际SEMI标准的最高等级,不仅全面实现了国产替代,还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唱响了民族品牌。
李少平表示,未来几年,企业将依托湖北三峡实验室创新赋能,持续开展前瞻性攻关,抢占行业技术高地,拉长拉粗产业链条,打造国内规模最大、品类最全、技术最领先的电子化学品产品链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电子材料企业”。
9月1日上午10点18分,由浙江华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监理的万华化学(四川)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新型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
近日,榆林炼油厂20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装剂作业完成。该装置采用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发的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设计以直馏柴油与催化柴油混合油为原料,可灵活切换冬夏季生产工况,产出不同牌号的低凝...
近日,随着俄罗斯客户MOSTECH的CEO娜塔莉到访青岛华仕达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并就采购3PE钢管防腐和保温设备完整的生态产业链正式达成协议,整个合同额接近2000万元人民币,标志着由尼日利亚国家...
8月2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发了关于2024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为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根据《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相关规定,江西省政府决定对2024年度为江西...
据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官微“长兴岛发布”消息,在8月29日召开的2025大连绿色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大会上,共达成合作项目20个,协议投资总额270亿元。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普新区、中国科....
9月4日,盛虹石化10万吨/年POE项目成功投产新闻发布会暨长期供货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江苏连云港举行,首批320吨优等产品同步发车交付。 据了解,盛虹石化POE(聚烯烃弹性体)工业化装置于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