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15名员工从几千名员工中脱颖而出,荣获“海湾工匠”称号。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或许从他们的故事中会找到答案…………本文讲述的是邵龙的故事。
凌晨四点,海湾化学氯乙烯装置区的灯光刺破夜幕,邵龙已经站在反应塔前,工艺调试正在开展。“再降2℃!”他盯着手中测温枪上跳动的数据,对身后紧攥扳手的班组成员打了个手势,“换热器阀门开度调15%,准备切泵……”
作为海湾化学氯乙烯厂氯乙烯二工段工段长,邵龙精耕氯乙烯生产技术近10年,带领工段人员实施多项技改和调试,为企业降本增效、提质降耗做出积极贡献。
早在几年前,邵龙便提出在VCM检查罐送料至PVC球罐管道上增加过滤器的合理化建议。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检修效率,他还带领工段人员实施直接氯化反应器催化剂自动加装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催化剂的精准、连续、自动添加,优化反应过程控制,为氯乙烯产品纯度稳定在99.99%做出贡献。
在装置运行中,邵龙带领同事们不断优化指标控制,其中“高温氯化反应参数优化项目”通过精准调控乙烯与氯气配比,使乙烯单耗创下历史新低;蒸汽单耗同步降低55kg/t,两项指标年节约成本超1200万元。在产品质量攻坚工作里,邵龙参与氯乙烯厂“精馏塔动态调控方案”的实施 。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工段VCM产品纯度已连续700余天稳定保持在99.99% ,较前期均值提升2.45% 。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为确保安全生产,他带领同事们开展夜间应急演练,设计多项演练场景,组织28场实战演练,团队应急响应效率提升40%,助力工段实现全年“零事故”。
同时,为培养技能人才,邵龙打造“线上理论筑基+线下实操强能”的立体培训模式,全年累计开展培训84场,员工技能达标率达100%。他通过实施“半小时成长计划”,引领夜班员工互当讲师、手绘流程图,并为12名新员工量身定制成长路径,3年内培养出5名技师、7名岗位能手。
在邵龙的引领下,工段在技术创新领域也取得丰硕成果。QC成果《低压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于2024年9月荣获市一等奖;QC成果《研制一套VCM装置自来水和循环水回收装置》于2025年1月荣获集团一等奖;主导编制的32篇OPL单点教程和56项合理化建议全部落地,年增效超800万元;推动工段VCM产量超额完成年度计划100.7%,关键指标连续三年行业领跑。
对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对创新突破的不懈努力,对团队成长的用心耐心,邵龙用近10年的持续深耕,让海湾工匠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作者/摄影: 张翔钧)
十年前,初入岗位的新人张贵跟在老师傅后边,小到预埋管线有哪些要求,大到设备安装调试有哪些规范,边学边练技能。十年后,他从一名在各班组轮岗的实习生,成长为海湾化学电气部电气六站站长,成为“海湾工匠”队伍...
一大早,海湾精化机修厂厂房内,工段长王林君正在安排当天的任务。他一边细心检查现场设备的检维修进度,一边嘱咐大家伙要注意的事项,随后便奔赴生产现场……1992年,王林君进入海湾精化机修车间工作,深耕设...
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毕业的安宝祯,通过持续8年的埋头深耕,把一个个“绊脚石”当作成长的“垫脚石”,实现从化工“小白”到“海湾工匠”的蜕变。2017年,安宝祯刚入职海湾化学不久,就参与集团推动的SAP系...
今年,有15名员工从几千名员工中脱颖而出,荣获“海湾工匠”称号。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或许从他们的故事中会找到答案…………本期讲述的是李洪兵的故事。在海湾新材料高压配电室里,李洪兵稳稳地举着红外热成像仪...
今年,有15名员工从几千名员工中脱颖而出,荣获“海湾工匠”称号。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或许从他们的故事中会找到答案…………本期讲述的是宿全博的故事。碱业发展小苏打生产现场,弧光闪烁、焊花飞溅,伴着“呲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