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云南省深入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以园区聚产业,不断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全省园区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89个开发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47万亿元、工业投资1367.67亿元,贡献了30%的就业、40%的工业投资、近60%的规上企业、近80%的工业产值,园区经济已成为云南产业最集中、经济最活跃的平台。
重点园区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凸显。云南17个国家级开发区和7个创千亿省级重点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开发区的比重达52.67%,其中,17个国家级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4%,高于全省5.1个百分点,重点园区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园区重点产业集链成群。云南园区打造的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6条产业链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698.37亿元、占全省开发区比重达32.0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其中,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7.9%、-1.3%、20.3%。
沪滇园区合作共建初见成效。沪滇两地党政领导统筹谋划,积极拓展东西部协作新空间,推动构建上海16个区与云南对口地区重点园区合作共建体系,沪滇“16+16”重点园区合作共建协议全面完成签订,园区运营公司组建和专业人员选派工作顺利推进,引导落地企业445户,到位投资207.48亿元,沪滇重点园区合作共建迈出坚实步伐,促进对口帮扶迈向产业赋能,从单向“输血”转为持续“造血”。
开发区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2024年,云南省安排省预算资金、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89个开发区水电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级开发区“七通一平”、省级开发区“五通一平”基本实现。经营主体活力持续激发,2024年,89个开发区规上企业3137户,较2023年增长12.6%。
近日,乌达高新区内企业内蒙古美方煤焦化有限公司厂区的干熄焦及余热发电项目取得新进展,干熄炉的主体结构已基本建设完成,其余配套设施正在同步建设。
作为21世纪颠覆性前沿技术,合成生物制造已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是各国必争的新型战略领域。中国政府抢抓机遇,多次提出应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新一代生物科技、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创新,...
累计入驻企业超200家,实施项目240多个,总投资超600亿元,2024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27.69亿元、同比增长25%……作为西北地区首个定位绿色化、循环化、高端化的专业园区,兰州新区绿...
3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发布关于印发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0个园区为自治区碳达峰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