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噻唑类助剂副产物利用难题告破

  中化新网讯 近日从鹤壁市恒力橡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力橡塑)传出消息,该公司开发的橡胶噻唑类助剂副产物综合处理工艺可以高效回收橡胶助剂副产物中的2-巯基苯并噻唑(MBT)、苯并噻唑和硫黄成分,综合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整套处理工艺操作简便、成本可控,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新工艺可有效实现橡胶助剂行业副产树脂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树脂减量化率可达80%以上,仅余少量含碳树脂,可回收副产树脂中夹带的大量未反应的硫黄,回收产品MBT和副产品苯并噻唑,其中含碳树脂可作为防水材料添加物使用。2024年,恒力橡塑采用该工艺累计处理废弃物8000吨,综合收益3000万元左右。”该公司技术负责人表示。

  同时,该工艺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环境风险与水资源浪费问题,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据悉,橡胶助剂在生产过程中会因有机合成反应而产生大量副产物,其中又以MBT生产中的副产物和CBS/TBBS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最具代表性。传统高温蒸馏法通过高温蒸馏的方式从MBT副产物中回收苯并噻唑,但仅能回收20%左右的苯并噻唑并产生80%左右的残渣,而处理残渣又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高温蒸馏还会产生剧毒硫化氢气体,存在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另外还有一种加水共沸技术,通过将MBT副产物加水共沸,进而实现苯并噻唑的回收。该方法虽然安全,但用水量巨大,吨耗水高达30吨左右,成本较高的同时产生大量废水。

  据介绍,新工艺在过资源化处理MBT及CBS/TBBS副产物的过程中,首先将副产物与溶剂混合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经液碱溶解、二次分离获得硫黄和MBT钠盐溶液,经硫酸中和析出MBT产物。初次液相产物与碳酸钠分层后,钠盐溶液同样通过中和获得MBT产品。有机相经蒸馏回收溶剂后,剩余物料分离出硫黄和滤液,滤液精馏提纯苯并噻唑及含碳有机物,最终得到的产物硫黄、MBT、苯并噻唑均可直接用于下游生产,实现副产物的全组分利用与溶剂循环。



相关推荐

FDCA绿色电合成技术国际领先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和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合作完成的10千瓦级电解水制氢耦合绿色氧化制2,5-呋喃二甲酸技术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2025-05-07     中国化工报

新型丙烷脱氢催化剂开发成功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肖建平团队与浙江大学研究员王亮、教授肖丰收团队,以及宁夏大学教授刘晰团队合作,在丙烷脱氢制丙烯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开发出一种新型钴硅酸盐沸石催化剂(CoS-1...

2025-05-07     中国化工报

天津大学成立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

  4月29日,天津大学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揭牌。

2025-05-07     中国化工报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华昱公司:连续四年的水效“领跑者”

  近日,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华昱公司被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推荐为2024年度煤制甲醇行业水效“领跑者”,这是该公司连续四年荣获该荣誉。  华昱公司自投产以来,就高度重视节水管理,通过采用先进的装置工艺...

2025-05-07     中国化工报

创纪录!劣质褐煤气化炉连续运行319天

  截至4月29日,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气化装置2号气化炉连续高负荷稳定运行319天,刷新了以劣质褐煤为原料的世界最大规模气化炉运行纪录。

2025-05-06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