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在太原理工大学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能源·化工强国大会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董秀成教授指出,我国能源政策正加速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这一变革将重塑能源发展格局,为实现“3060”目标(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提供制度保障。
长期以来,能耗双控政策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为核心,旨在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提升利用效率。然而,董秀成指出,该政策存在两大结构性缺陷:一是太阳能、风能等非化石能源被纳入能耗总量统计,抑制了其发展积极性;二是化石能源在化工原料等非动力场景中的使用被简单限制,未区分“燃料”与“原料”属性,制约了化工产业的合理发展。为应对这些问题,碳排放双控政策应运而生,以“总量+强度”双重管控为核心,聚焦化石能源的碳排放控制,释放非化石能源发展空间,引导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
根据“3060”目标,碳中和进程分为四个阶段:转型过渡蓄势(2021-2030)、能源结构切换(2030-2040)、近零碳排放发力(2040-2050)、全面中和决胜(2050-2060)。碳排放双控通过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优化电力系统来推动目标实现。前者聚焦化石能源碳排放控制,推动非化石能源替代,结合碳捕集技术,形成“此长彼消”的优化格局;后者分阶段推动新能源成为发电主体,深化电能与氢能等二次能源融合,实现全周期储能与电力系统动态平衡等电力系统变革。
国务院办公厅于2024年7月印发的《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为改革提供了顶层设计。相比能耗双控,碳排放双控更注重绿色低碳发展,不限制非化石能源消费,引导减排从“效率优先”转向“低碳优先”。具体实施包括衔接地区碳排放总量与强度目标,针对电力、化工等重点行业设定绩效目标,逐步建立行业标准;同时完善排放核算与统计体系,通过行业规制、碳交易市场、环评及金融政策等综合措施推动落地。
当前至2025年,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升计量与监测能力,为“十五五”期间全国实施碳排放双控奠定基础;2026年至2030年,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建立碳达峰碳中和评价考核制度;碳达峰后,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碳排放管控,建立碳中和目标评价考核制度。
董秀成强调,碳排放双控不仅是政策调整,更是发展逻辑的根本转变。与能耗双控聚焦年度能耗强度下降不同,碳排放双控注重化石能源的长期碳排放控制,为全国碳市场运行提供制度保障。长远来看,该政策将引导资源向低碳领域精准倾斜,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随着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国能源政策将更加精准地平衡发展与减排的关系。这一转型不仅助力实现“3060”目标,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中国方案”,展现了我国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决心与担当。
近日,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由吉态来博(北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解脂耶氏酵母蛋白作为新饲料原料,并颁发新产品证书(第921号公告)。这是我国批准的首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生产的...
7月2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公布了《关于禁止生产以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为发泡剂的聚氨酯产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
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至此,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硬投资”方面,2025年“两重”建....
5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共青团帮助指导下,各级青联和学联组织履职尽责、积极作为,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紧跟党走、拼搏进取,贡献青春力量,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家安全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十年来,有力保障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落实,有力促进了国家安全体...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了23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