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技术真不错,仅用2分钟就能完成十六烷值精准拟合,比照实际检测节省了2个小时。”日前,中国石化天津石油质检中心质检员姜丹妮完成柴油内部抽检工作后感慨道。她所说的技术,是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销售公司)应用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大数据人工智能(AI)拟合十六烷值技术。
据了解,受标准十六烷值机采购成本限制,整个销售公司仅配备3台,无法满足所有检测需求。以往,没有配备监测机器的油品销售企业,在购进柴油后,会先在内部通过计算十六烷指数来评定柴油发火性能,然后再将样品送至外部机构检测十六烷值,送检成本高,检测周期长。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炼油工艺不断升级,现有的十六烷指数计算方法无法完全适配新工艺,预测偏差逐渐显现,准确率逐步下降。
为解决十六烷值检测难题,销售公司应用技术研究院持续攻关研究,依托销售企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海量数据,智能筛选馏程、密度、闪点等特征参数,建立大数据AI拟合十六烷值预测模型。该技术的预测准确率达95%,符合国家标准再现性要求,能够有效解决柴油十六烷值传统检测方法成本高、周期长的行业难题,为质检工作提质增效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去年6月至今,该技术已陆续在浙江石油、北京石油、天津石油等3家企业试点应用,累计应用于柴油十六烷值检测1168批次,单次降费1400元,累计节费163.52万元。按照2024年39家油品销售企业内部柴油抽检频次核算,该技术全面推广后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超千万元。
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政策的密集出台,化工企业面临的压力逐步攀升,节能降碳、提质增效已成为化工企业持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日前,辽宁省印发《辽宁省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围绕石油化工等领域重点打造8个人工智能(AI)融合发展产业集群,聚焦石化领域开展垂直大模型训练、应用、推广,打造一批...
近日,寰球六建公司承建的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率先投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首台一体式智能焊材库,厂区焊接材料管理正式迈入智能化、数字化时代。
6月25日,湖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业行活动——走进化工行业暨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宜昌站开幕。活动聚焦化工行业转型痛点,汇聚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案例展示与实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