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华北油气分公司大牛地气田天然气乙烷回收工程现场,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原建工公司项目质检负责人张雷正手持检测仪,对混凝土管廊的表观质量进行逐寸检查。“每一道裂缝、每一处蜂窝麻面都必须‘归零’,这是我们对业主的承诺。”他的严谨态度,正是中原建工以“零缺陷”为目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缩影。
“施工前先看样板,心里才有底。”在施工预制区,土建班长李世蒲指着工序质量样板说。项目开工初期,项目部便推行“样板先行”制度,搭建包含混凝土浇筑、焊接工艺等12类实体样板,将图纸参数转化为直观标准。在一次施工期间,工人在剪力墙钢筋绑扎时未按样板间距施工,张雷正现场叫停整改,并对20余名工人进行重新培训。“‘样板先行’制度不是摆设,而是我们要遵循的标准。”张雷正的坚持,让施工标准深入人心。
面对风积沙地质导致的基础沉降风险,项目部依托BIM技术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提前模拟施工场景。项目技术骨干王俞钧在模型复核中,发现3处桩基设计标高与实际地质不符的现象,便及时联合设计院优化方案,避免后期返工损失。“BIM就像给工地装了‘透视眼’,问题早发现、早解决。”王俞钧说,团队还利用模型开展4D施工推演,精准协调200余道工序衔接,确保复杂工况下施工一次成优。
在物资仓库,材料员秦军林对一批新到钢材进行“双盲检测”,即供应商信息被密封后送第三方复检。项目严格执行“进场必检、抽样必严”制度,累计退换不合格材料3批次。在混凝土浇筑阶段,质检团队创新引入“终身追溯码”,每车混凝土配发唯一的二维码,记录配比、施工人员及养护数据。一旦发现管廊强度数据异常,通过扫码溯源,即可迅速锁定振捣不足环节,完成整改
截至目前,项目建设已完成总体进度89.9%,其中混凝土结构表观质量优良率达100%。
7月底,中煤陕西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以下简称煤化工二期项目)开展“奋战一百二十天·打好七大攻坚战”主题活动。
8月8日,由明阳智能控股子公司明阳氢燃联合深圳能源协同共创的全球首个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氢储能示范工程,在内蒙古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工建设。这标志着我国在氢能发电及长时储能领域实现关键突破。
日前,神木煤化工能源公司反渗透浓水提质降垢技术项目落地运行。项目投运后,每天可将900吨难处理的浓水转化为合格回用水,日节约水费1800元,年可减少废水外排27万吨。
近日,中国化学东华公司签订山东艾格森高端酚醛、苯并噁嗪树脂和特种环氧树脂项目管理型总承包(EPCM)合同。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单套产能最大的高端树脂生产基地,有效缓解我国高端树脂材料进口依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