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辽河石化公司直面压力与挑战,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充分发挥特色资源和技术优势,聚焦“稳优新特”,上半年特色产品收率达51.2%,产量同比增加1953吨;特种油新产品A1820实现工业化量产,完成全年计划65.56%,交出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答卷。
稳——夯实发展根基
辽河石化聚焦“稳”字,坚持“大平稳出大效益”的理念,强化从严管理,大力实施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QHSE)提质攻坚工程,坚定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夯实企业发展根基。
与此同时,辽河石化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推行审核日常化和定期工作台历制,持续提升专业管理水平,推动QHSE体系建设由“重审轻改”向“审改并重”转变;持续深化合规管理提升年活动,强化招投标、合同管理突出问题综合治理;持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严格执行各类规章制度,突出风险源头管控;开展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深入推进异味网格化巡查监管,加快VOCs隐患治理,扎实推进健康企业建设和绿色企业建设。
优——驱动效益跃升
辽河石化聚焦“优”字,统筹优化原油资源配置,加强生产计划管理,强化生产管控;狠抓故障管理,扎实推进2026年大检修工作。上半年,该公司装置运行平稳率达100%,位居中国石油炼化板块第一。
辽河石化抓实提质增效工作,在原油原料优化、产品结构调整、节能降耗、成本费用管控4个方面精准发力,上半年提质增效完成全年进度计划的65.56%;强化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深化全面预算、零基预算,增强低成本竞争优势,借助大集中ERP项目建设上线契机,全面提升数据测算精准化水平。
辽河石化还深化节水、节汽、节电等工作,坚持减自用、抓优化、降损耗,加强水汽风用量管控;大力开展降耗攻关,实行蒸汽伴热线改水伴热等举措,最大限度节能降耗;优化柴汽比,调整产品结构,千方百计压减汽柴油产量。上半年,该公司汽柴油收率为30.82%,在中国石油集团中保持最优。
新——推动转型升级
辽河石化聚焦“新”字,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上半年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低温冷媒产品实现工业试产;成功开发出2A级石油焦等新产品,沥青产量同比增加17.51万吨;特种油产量同比增加1953吨,特种油新品A1820实现工业化量产420吨;重点项目按计划推进,润滑油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已开展设备采购和详细设计;制氢装置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按计划组织施工。
此外,该公司数智转型也提档加速,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上报中国石油集团审批;高效完成大集中ERP上线工作,在中国石油集团第三批79家上线单位中跻身前十名。
特——打造品牌优势
2025年,辽河石化聚焦“特”字,持续深化“减油增特”战略,做好特色产品研发攻关。该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推动特种油生产、沥青优化及高附加值产品增产等项目,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低标号改性沥青整体路用性能更优、材料成本更低;研究改善沥青的低温性能,将90号直馏沥青的脆点提高到-21℃,实现技术突破。
同时,辽河石化还充分发挥“昆仑·欢喜岭”沥青品牌优势,坚持市场导向、客户至上,重品质、重信誉,深化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该公司低标号沥青成功应用于安徽省合周高速试验路、浙江博士大桥浇筑式沥青桥面铺装及京哈高速锦州试验段;SBS改性沥青首次应用于一汽大众汽车试验场改扩建项目,实现国内高端汽车试验场沥青国产化的重大突破。
本报讯近日,由大连重工装备集团自主研制的国产化首台套45万吨/年聚丙烯混炼挤压造粒机组,在大橡塑营城子橡胶塑料机械研制基地顺利完成出厂验收,即将交付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
“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设备运行状况的检查,确保原油生产平稳运行。”8月8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六作业区注聚四班班长郑文源正在班前会上布置近期工作。
昨天上午,一艘装载13.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的外轮顺利靠泊新奥舟山LNG接收站码头,展开接卸作业。这标志着历时988天建设的新奥舟山LNG三期项目全面竣工投产!
8月6日,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分检中心正式将两台智能机械臂引入聚酯切片核心检测环节,成为国内首家实现聚酯切片色值测试标准化、程序化、无人化作业的企业,为聚酯行业检测树立了新标杆。
8月4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生态环境局对平煤神马(宁东)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尼龙全产业链45万吨/年己内酰胺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审批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