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3月10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石油和化工上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评价报告(2021年度)》(以下简称《报告》),并指出,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较高,但行业总体披露质量还有待提升。
根据《报告》,截至2022年7月31日,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的石油和化工上市企业共计476家,发布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报告的企业有109家,占所有上市石油和化工企业数量的22.90%,低于沪深股市整体的企业披露率。在发布相关报告的石油和化工企业中,外资企业有9家,占所有外资上市企业的58.82%,发布率最高;国有企业共33家,占所有国有企业的29.46%;民营企业有61家,占所有民营企业的18.93%。综合各来看,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较重视环境信息的公开,对行业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的编制和发布起到了引领作用。
《报告》提到,从不同指标的披露情况来看,在报告基本信息、环境管理要求、污染物产排信息与生态保护、清洁生产与绿色运营、生态环境应急、资源投入、环境责任与信息沟通和表彰与处罚8个一级指标中,企业基本情况的披露水平最高,其次是环境责任与信息沟通、表彰与处罚以及资源投入3个指标,披露情况最差的是生态环境应急。
《报告》指出,2021年行业披露情况具体表现为4方面。一是国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较为完善。中国石化、上海石化、中化国际等大型国有控股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较为详实,报告整体架构完整,阅读性强。二是企业更关注正面信息披露,诸如企业基本信息、环境愿景、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节能措施、减排措施及效果等信息以及环境保护相关的荣誉,而对于有毒有害物质使用信息以及环境保险、环境保护税、环境信用评价等敏感或负面信息披露较少,尤其是有毒有害物质使用信息,披露甚少。三是“三废”指标披露水平较高。其中,废水排放指标得分率最高,为49.49%,在所有二级指标得分率中排名第二;废气排放得分率为34.75%,高于平均水平。四是碳排放指标披露需进一步加强。根据评价结果, 温室气体排放作为二级指标,平均得分率为24.86%,温室气体排放下设的4个三级指标中,排放种类、排放总量及强度、重点排放单位配额管理和减排措施及效果得分率分别为19%、24.80%、7.80%和36.30%,多数企业缺少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战略、措施及绩效的披露。
为提升行业整体披露质量,《报告》对石油和化工行业如何推进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提出建议。全行业应充分认识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重要性;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规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进一步提高披露的质量和水平;行业协会应加强面向石油和化工企业相关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信息披露标准的培训和宣贯力度,树立行业标杆,助力企业提升履行环境责任、社会责任的能力。同时,《报告》还建议有关部门采取差别化政策,将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纳入环境执法、绿色信贷、优质企业遴选等相关政策。
工厂是绿色制造的主体,是实现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单元”。《中国制造2025》将“全面推动绿色制造”作为战略重点和任务,提出“建设绿色工厂,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
近日,广东省珠江水利委员会监测中心站主任李浩在实地考察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原建工公司承建的茂名—云安项目二标段后,对长达68.54千米的管道沿线生态复绿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这里曾是水土流失重灾区,如今摇...
近日,河北邯郸曲周县中驰新材料有限公司以排污权作为质押物,在中国农业银行曲周县支行成功获得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这是邯郸市发放的首批排污权抵质押贷款。
近日,天津市2025年“国际无废日”主题宣传活动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举行,活动主题为“无中生绿,让未来无限美好”。活动现场,与会领导为天津渤海石化有限公司等首批6家精品“无废细胞”授牌。
今年以来,锦西石化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技术优化+精细管理”双轮驱动,持续推进油泥减量化提质增效。一季度,已回收污油3132吨,比计划减少30.4%,节约外委加工费用74.5万元,实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