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破解混合废塑料高值化回收难题

北京大学发布消息称,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丁教授-王蒙副研究员团队领衔开发出核磁共振识别下的真实混合废塑料正交转化策略,实现了面向真实生活混合塑料废弃物的高效、高值化学品定向升值转化。该研究成果6月26日在《自然》(Nature)杂志刊发。

塑料的广泛使用和大规模遗弃也使其成为全球性环境治理难题之一。每年全球新增塑料制品产量超过4亿吨,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但在废弃后却因具有耐久性强、难降解的特性,长期滞留于自然环境中,造成严重“白色污染”。

当前,塑料废弃物回收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回收、热能回收及化学转化回收三类。其中化学转化回收虽具有回收废塑料中所有化学元素,并加以高值化的巨大潜力,但大多数当前正在研发的化学回收路线仅适用于特定的塑料结构。当化学转化回收过程遇到真实混合废塑料时,往往受限于真实混合废塑料成分复杂、性质差异显著,而缺乏通用性强、过程可控的转化路径,目前只在少数塑料制品完成了回收转化过程。

该研究成果以固态核磁共振的二维技术精准识别混合塑料中的酯键、芳香环、氯代烷烃、烷基链等关键官能团分布,进而针对性设计正交化学反应路径,依托溶剂萃取、光催化氧化、催化胺化、皂化、脱氢偶联及加氢裂解等多步骤有机整合,逐级分离转化,最终联产多类高值化学品。

研究团队从模型体系出发,设计了完备的识别和转化路线。继而以20克来自人类生活的真实混合塑料废弃物样品为例,成功将聚苯乙烯、聚乳酸、聚氨酯、聚碳酸酯、聚氯乙烯、PET、聚烯烃等多类塑料,正交分级转化获得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酯、丙氨酸、乳酸、芳香胺盐、双酚A、对苯二甲酸及C3-6烷烃等多种高值化学品。

该方法普适性强,适配多种真实废弃物样本。进一步研究显示,该策略对来自日常生活、石化企业、汽车维修、纺织工业等不同来源的包含印刷颜料、染色剂、增塑剂、生物质等杂质的各种复杂真实塑料废弃物样品同样适用。

该研究突破了长期困扰混合塑料废弃物高值化回收的技术瓶颈,提出了官能团识别+目标产物定向+正交反应路径设计的整体耦合方案,为复杂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提供了全新范式。


相关推荐

我国首个高温浮动球阀热油试验平台投运

近日,航天科技集团建成我国首个高温浮动球阀热油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的设计温度最高为450℃,设计压力最高60MPa,具备模拟极端现场工况的能力,不仅能够精准模拟实际工况下的极端环境,更为高温高压球阀及...

2025-07-03     中化新网

鲁北集团荣获202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6月27日,山东省科技大会在济南召开。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北化工建材设计院、山东金海钛业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完成的“含硫钙废弃物协同处理新技术及硫磷钛钙锂联产生态...

2025-07-03     中化新网

微生物制造技术助力反式乌头酸绿色生产

反式乌头酸是一种食品安全的六碳不饱和三元羧酸,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用于新型杀线虫生物农药和新一代生物基增塑剂。传统生产方式中,反式乌头酸主要从植物中提取,含量低,分离纯化成本高;而...

2025-07-02     中化新网

石油分子工程数据库及过程模拟平台发布

6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京发布石油分子工程数据库及过程模拟平台。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春明教授启动了发布仪式,张霖宙教授代表研发团队介绍了平台的功能,史权教授介绍并回顾了平台30年来基础...

2025-07-01     化工新闻纵览

中石大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挂牌30周年

6月27日,由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的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挂牌三十周年交流暨石油分子工程前沿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了超过30个单位的200多名代表参加,共同回顾实验室成立以来的发...

2025-07-01     化工新闻纵览

磁能消白:开辟黄磷尾气超洁净净化新路径

中化新网讯6月25日-27日,2025中国磷化工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磷系新能源材料创新发展论坛和首届磷产业数智化技术装备展示展览交流会同步在湖北宜昌召开。山东保蓝环保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杨全宏在会上详细....

2025-07-01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