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11日,第六届全国精细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大会暨第三届全国医药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安全治理交流大会在山东东营举办。本次大会以“创新驱动、绿色转型、智造未来”为主题,汇聚了3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各界嘉宾,围绕提升管理水平、降低过程风险、推进工艺改造、健全环保设施、提高自动化率、引进智能技术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精细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动力。
聚焦精细化工,各方广泛参与
本次会议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石油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工学会医药化工专业委员会、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发展促进会、经燕(北京)化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普立默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徐州阿卡控制阀门有限公司、上海歌略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吸引了来自产业链上下游400余名代表参会。
经燕集团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陈彦峰指出,东营是一座因油而生的城市,在能源转型的今天正面临着转型的阵痛和发展的迷茫,此次会议旨在聚焦精细化工行业转型之道,为以东营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城市转型梳理思路,贡献智慧。作为协办单位代表,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高志强、普立默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朱昌益、上海歌略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怡霏也作了致辞发言。
锚定转型方向,强化产学融合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精细化工与医药化工领域近年来取得显著成就: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高端材料、专用化学品国产化率持续提升,绿色工艺改造加速推进,行业能耗和污染排放同比下降 12%,智能化管控平台覆盖率达 65%。但与此同时,行业仍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安全生产压力增大等挑战。
在此背景下,中国自动化学会石油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建立、中国化工学会医药化工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汤晓玲均在致辞中表示,亟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政学研用”深度融合,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裕国出席本次大会并作主题报告。基于长期从事医药化工和精细化学品生物制造的经验,他表示,合成生物制造作为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正在改变物质生产方式,实现生产原料、制造过程、产品性质的重大革新,将引领食品、医药、农药、材料、化工等领域新的产业革命。
展望未来,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化工新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乔冰表示,从“十五五”发展要点看,未来精细化工将聚焦做好重点产品、做精重点技术、做强重点产业、做优重点园区4个方面,打造1个高效绿色安全融合的精细化工产业体系。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光学材料等领域为精细化工发展创造了新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行业发展正当其时。
优化精益管理,实现增效减排
万达控股集团作为民营炼化龙头企业,展示了其全产业链布局与精益管理体系。据公司精益研究院执行院长闫圣利介绍,从原油开采到港口码头、石油炼化、精细化工再到轮胎制造,万达已形成闭环产业链,并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精益管理体系,年销售额突破 1300亿元。其与高校合作成立的山东省内首家企业级精益研究院,推动了全价值链降本增效,改善收益累计超10亿元印证了“投入最少资源,创造最大价值”的精益理念。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自动化专业总工程师毛彦军则分享了公司间歇生产连续化改造的实践,通过优化搅拌设计、利用余热余压实现无动力传输等技术,将每吨物料的蒸汽消耗从2.5吨降至0.5吨,不仅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更降低了人员密集操作带来的安全风险,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普立默智能科技则聚焦工业智能控制技术,针对电磁阀在化工领域的安全痛点,推出静态密封、内导磁等创新技术,将传统电磁阀50万次的使用寿命提升至1000万次以上,有效解决了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问题,为精细化工生产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提供了关键保障。“聚焦精细化工安全绿色的发展趋势,我们的产品也进一步配套提升。”普立默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朱昌益介绍说,“我们加大了绿色制造的投入,使产品的功率进一步降低;在安全升级上,我们推出了新的双重隔爆技术,如高性能、更可靠的电磁阀等。”
擘画未来蓝图,数智转型引领
会上,多位专家强调,由“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是当前精细化工行业的重要转型方向。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林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精细化工领域有大量的化学反应过程,如氧化、环氧化、过氧化等,也有很多聚合单元,需要在项目开始时就做好精细的流程模拟。我国精细化工规模很大,但质量和创新均有待提升。他提出,一是要重视对工艺过程的模拟仿真,并在其中积极创新,力争全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二是应善用人工智能等自动化技术,尽量减少人员干预,努力实现无人化操作以提高效率;三是针对精细化工规模小、工段多、工艺杂等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创新。
新和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郑根土也表示,精细化工数智化转型已从单一技术应用进入到全链条协同创新阶段。人工智能背景下,未来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以技术突破为核心,强化行业定制化能力、兼顾绿色化与经济效益的特点。
来自万华化学集团设计管理部仪控部资深主任工程师孙金晓、杭州和利时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彬、浙江新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中心技术总监储航飞、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总监孙庆刚、徐州阿卡控制阀门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贾峰等来自企业数智化转型一线的专家,也出席本次大会,并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中化新网讯7月16日,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召开表彰仪式,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钾盐钾肥行业分会秘书长周月宣读了关于颁发“2024年度钾肥保供稳价突出贡献奖”的表彰决定。青海盐湖.....
7月14日上午,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120万吨/年乙烯装置实现高标准中交,标志着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全面建成,进入联动试车阶段。 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是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
7月10日,在中国环境记协于北京举办的《碧水之路》报告发布研讨暨第三期环境新闻茶座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晓明借助《黄河流域工业水资源效率与潜力》调研,通过“区域—城市—园区—行业”多尺度递进...
赛轮轮胎7月15日公告,全资子公司赛轮沈阳拟2.65亿元元购买普利司通中国持有的普利司通(沈阳)轮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利司通沈阳”)100%的股权。7月14日,赛轮沈阳与普利司通中国签署了《股权转...
近日,宁波长鸿高分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广西长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长科)100%股权并同时募集配套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