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园区,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下称苏开区)如何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苏开区是传统煤化工产业的聚集地,通过煤炭“由黑变绿”向新材料领域延伸,以循环经济建设打造“无废园区”等做法,2024年,其工业总产值突破561.9亿元,推动鄂尔多斯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核心区建设走深走实。
产业强筋 营商提质
苏开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于2001年设立。依托乌审旗4600万吨煤炭储和蒙陕宁“能源金三角”的区位优势,苏开区构建“一区两园”产业格局:苏里格产业园聚焦煤制烯烃、合成氨等主导产业,下辖苏里格产业园和纳林河产业园。
“我们有‘煤—甲醇—烯烃’和‘煤—合成氨—尿素’两大产业链,甲醇年产745万吨、烯烃年产497万吨、尿素年产255万吨,副产品硫磺、重烯烃等年产超100万吨。”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苏开区加快推动“三园三基地”建设,聚力打造中煤、中石化、中石油、国能等千亿级项目集群,以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千亿级产值园区为目标,构建现代煤化工、清洁能源产业两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精细化工、节能环保三大产业。
在中煤蒙大60万吨/年烯烃项目、博大实地50万吨/年合成氨项目等重点项目的带动下,58家入园企业组成六大产业链群。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苏开区推行“包抓联”“六必访”机制,县级领导分管营商环境,网格员深入企业一线,提供“从签约到投产”的全周期服务。通过下放企业设立登记、投资备案等审批事项,苏开区相关部门将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并健全完善“一站式”和“一对一”跟踪回访服务机制,主动推介园区产业环境。
针对企业融资难题,苏开区设立产业引导基金,配套优惠电价与“标准地”供应,让企业“轻装前行”。
循环发展 固废利用
废渣收运处置问题此前一直是企业管理的痛点和政府监管的难点。苏开区的破题之道是以“绿色减量化、生态资源化、安全无害化”为核心,打造无废园区,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苏开区推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发展模式,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方面,打造“气化渣—提碳—建材”循环产业链条;在危险废物循环利用方面,打造“中温煤焦油和粗苯—煤柴油和煤焦沥青”循环产业链条,最大限度实现工业固体废物的循环消纳。
鄂尔多斯皓通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气化渣经提炭技术处理后,变身为碳基材料、混凝土掺合料和土壤改良剂。这家年处理100万吨气化渣的公司,与其他公司共建“气化渣—提碳—建材”循环链,使苏开区年消纳固废能力达380万吨。
对于危险废物,苏开区形成“煤焦油—煤柴油”“粗苯—煤焦沥青”产业链,内蒙古海峡能源集团将中煤鄂能化的危废转化为煤柴油,年产值超3000万元。
苏开区深入推行清洁生产,监督企业完成清洁生产改造,推广煤矸石“四分法”分级利用,严控高耗能、高产废项目入园,并推行“环保管家”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第三方监管”服务模式,统筹监管苏开区内大气、水、固废、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状况。
固废源头减量同样是关键,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中煤鄂能化、中天合创等企业实施高含盐水分质制盐项目,年减少危废(混盐)3.2万吨。
创新驱动 技术转化
作为全区首个创新技术中试基地,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目前已经顺利竣工,基本具备中试条件。
“我们要做的就是生物可降解材料,打破对国外聚乙醇酸等可降解材料的进口依赖。”带着两实验项目入驻基地的内蒙古浦景聚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文武表示,“若企业自建中试场地,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也需要专业化团队和配套,中试基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为实现关键技术攻坚、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苏开区聚焦新型煤化工技术、煤基高端化学品、资源再生利用、新能源配套材料四大领域,高水平建设中试基地。该基地应用“1+1+N+N”发展模式,即1个科研中心、1套政策体系、N个科研机构、N个中试项目,旨在打造集“研发—中试—应用—产业化”于一体的区域协同创新生态链,预计今年内投入使用,届时可同时容纳35个中试项目开展技术验证。
智慧化建设是苏开区的另一大创新支柱。作为自治区首批“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苏开区加快“智慧工厂”建设,确定了中煤蒙大、中天合创等一批“智慧工厂”建设先行试点单位,启动智慧型园区一体化平台及服务项目和智慧交通等建设工作。
智慧园区一体化平台采用“云专网”,通过对经济开发区全方位、全时段监控,实现“状态可视、事件可控、业务可观”。
通过搭建安全生产、环境监管、能源管理、应急管理等服务为一体的管理体系,苏开区实现运行管理由“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防”转变,让安全管理更“聪明”。
近日,在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与山东海化集新化学联合实验室的签约揭牌仪式上,专家表示,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架起“从0到1”原始创新与“从1到100”产业应用的桥梁,推动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将...
7月10日,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工业园(下称民和工业园)传来消息,今年上半年,民和工业园新签招商项目投资55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229%;招商项目到位资金6.65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55.41%...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东营分局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东营港经开区全区贷款余额达508.87亿元,较年初增加96.36亿元,增幅23.36%,增幅居全市各县区之首,不良贷款余额0.72...
7月17日,上海化工区(下称园区)召开第50届业主大会,会上通报园区公用工程竞争力情况、2024年度企业经济贡献度评价结果及相关企业所获荣誉情况、企业信息采集子系统建设方案等,回应事故上报、有机废水在...
7月9日,中国石化-宁夏化工科技成果对接会暨“政金企”科技金融对接活动(宁东专场)在宁东基地举办,通过搭建“科技—产业—金融”对话平台,推动中国石化等央企先进技术与宁夏化工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促进科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