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未来“新”图景——北京科博会前沿技术产品扫描

  行走在第二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各大展区间,随处可见的前沿科技产品和技术吸引大批观众驻足,令人流连忘返。在一件件创新展品中,笔者看到了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未来图景。

  新材料:成功“拿捏”温度

  酷暑高温,最是难捱,仅仅是行走在路上,就有“被融化”的危机感,更何况是高空作业的工作者们。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带电作业热防护服为这些高空作业者带来了“福音”。穿上这种马甲样式的防护服,工作人员就可以在40℃的热浪里,保持28℃至35℃的体感温度。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魔法”呢?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这款衣服是依托航天服装中的热循环系统研发的。在马甲前后共设计有8个口袋作为降温单元,由保温层、冷却盒子、相变材料、释放吸热层、金属丝编织物5部分组成,里面放入可以循环利用的制冷剂冰袋。另外,这个马甲是根据人体工学设计的,存在不同生理曲度,人体穿上后会很贴合,可以保持稳定的低温持续输出2至3个小时。高空作业时,作业人员先穿“降温马甲”,再穿作业防护服即可。

  这样的“空调”服如果也能日常使用就更好了。工作人员听到笔者的感叹,立马介绍了这款衣服后续改进计划。“后期我们会再把重量降低一点,现在是4.4千克,重量最好降到2.5千克以下,让工作人员穿着更轻便。我们也考虑在防护服上增加测血压、血氧、心率的装置等。”工作人员表示。

  新能源:探索“零碳”排放

  走进中国海油展区,笔者看到了由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气电)牵头研发的海油金湖汇智天然气+地热+光伏供能项目。

  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这个项目是北京市首个对已有井改造开发地热的项目,目前已投入运行,预计综合减排二氧化碳约450吨/年,较天然气供暖节省运行费用约40%。”

  然而地热能的开发并非易事,传统的开采方式存在开采不当造成的热污染、大气污染乃至地面沉降等危险。“这个项目采用中深层地热‘取热不取水’利用技术,通过自主创新的永磁深水电潜泵、连续管缆投捞等设备与工艺,形成封闭水层的闭式循环模式。”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说,在井口注入取热工质,提取地下2000米范围内的热能以替代部分天然气负荷为园区供暖,同时光伏还能为系统运行提供绿电。

  移步到“100千瓦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发电系统”模型前,展台工作人员介绍道,这套系统是目前国内发电规模和输出能力最大的单体SOFC发电设备,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效率达到60%以上,减少了污染气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优于传统燃气轮机和燃煤发电。

  对于SOFC技术的前景,工作人员说道,SOFC具备“燃料来源灵活、个头和功率灵活”的特点,通过接入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可以实现零碳排放的示范效果。

  新应用:工业尾气“变身”

  在北京首钢朗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钢朗泽)展台上摆放着两个看似不太起眼的小瓶子。这两个小瓶子分别装有生物乙醇和乙醇梭菌蛋白,均源自该公司工业尾气生物合成乙醇及微生物蛋白项目。

  工业尾气“摇身一变”为生物制品,这太神奇了。

  据首钢朗泽技术商务总监邹方起介绍,传统工业尾气处理方法往往局限于通过燃烧将其中的热能转换成电能,但首钢朗泽探索出一条全新路径——利用自主研发的合成生物技术,将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业尾气直接转化为生物乙醇及微生物蛋白等高价值产品。“这些生物乙醇作为绿色低碳燃料,既可以直接添加到汽油中,也可通过二次加工转化为可持续航空燃料,有效减少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邹方起介绍说。

  经过深加工的生物乙醇还可制成清洁用品、包装材料、服装化纤、跑鞋材料等。而乙醇梭菌蛋白具有高蛋白、高消化率、氨基酸结构合理等优点,可替代豆粕和鱼粉,成为饲料界的“新星”。

  这样神奇的产品,可以广泛推广使用吗?邹方起介绍道:“这个项目已在河北、宁夏、贵州等地推广应用,目前已建成4套工业化装置,形成年产乙醇21万吨、饲料蛋白2.5万吨的生产能力,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50万吨,年节约粮食约60万吨。”

相关推荐

探路“宝藏能源”——记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流体注入下深层页岩的破裂与失稳特性

  在全球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中,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约占全球20%,排名第一。一直以来,在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中,如何让页岩气这一“宝藏能源”得到高效安全的使用,是困扰勘探者们的一大瓶颈。  同济大...

2024-11-22     中国化工报

海化集团、青岛科技大学签约战略合作

  11月19日,海化集团与青岛科技大学举行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2024-11-22     中国化工报

百千瓦级SOEC电解水制氢侧线运行

  11月14日,由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大连院)自主研发的百千瓦级固体氧化物(SOEC)电解水制氢侧线在中原油田实现示范运行。

2024-11-22     中国化工报

独石化智能制造水平获肯定

  日前,独山子石化公司(以下简称独石化)收到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标准符合性证书。

2024-11-22     中国化工报

打造聚合物添加剂的“尖子生”——记安徽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防老剂6PPD、甲基异戊基酮(MIAK)等创新型聚合物添加剂产品,多项自主研发的产品和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等。

2024-11-22     中国化工报

常州一步真空脉冲设备出口海外

  日前,常州一步干燥设备有限公司的真空脉冲干燥设备出口海外。

2024-11-22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