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愈发重视的时代,人们对传统化石资源依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短缺危机的认识日益加深,寻找可再生、环保的替代方案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生物基聚合物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近日,总部位于德国的独立研究机构诺瓦研究所撰写的最新市场与趋势报告《生物基基础原料与聚合物——2024至2029年全球产能、生产及趋势》,勾勒出生物基聚合物行业的发展图景。
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诺瓦研究所的报告显示,2024年对于生物基聚合物而言是“表现不俗”的一年,而且未来几年仍将快速增长,预计2029年前的总体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到13%。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生物基聚合物在市场上的强劲发展势头,更预示着它在未来全球材料市场中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产能增长角度看,生物基可降解聚合物与不可降解聚合物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节奏。生物基可降解聚合物预计在2029年前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7%,不过目前其平均产能利用率仅为65%,这意味着未来在产能释放和市场拓展上仍有巨大空间;而生物基不可降解聚合物虽然产能增长较为缓和,复合年增长率为10%,但其高达90%的产能利用率,反映出市场对这类产品的旺盛需求。
在区域格局方面,亚洲和北美将继续强化其在全球生物基聚合物供应方面的主导作用。预计到2029年,亚洲和北美将分别增加4%和5%的市场份额,二者加起来将占全球生物基聚合物供应的80%以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尽管计划建设新的大规模生物基聚合物工厂,但其市场份额仍将从目前的13%降至2029年的10%。
不同产品差异明显
根据报告,在2024年全球生产的总计420万吨生物基聚合物中,各品种呈现出不同的市场表现和增长潜力。醋酸纤维素(CA)和环氧树脂凭借较高的生物基含量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分别占生物基聚合物总产量的26%和32%,二者合计占比超过一半,成为市场的主导产品。紧随其后的是聚氨酯(PU)、聚乳酸(PLA)、聚酰胺(PA)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等,它们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100%生物基的PLA因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机械性能,在包装、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占比达8%。
从产能增长趋势来看,2023至2024年生物基聚合物生产能力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亚洲地区聚乳酸和环氧树脂产能的扩张,以及全球范围内聚氨酯产能的增加。展望未来,预计到2029年前,全球生物基聚丙烯、聚羟基脂肪酸酯和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酯的产能增速尤为突出,平均增长率达65%。其中,聚羟基脂肪酸酯的产能增长主要集中在亚洲,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酯的产能增长则主要在亚洲和欧洲,而生物基聚丙烯的产能增长主要在北美。
积极转变应对挑战
2024年,众多全球品牌成为生物基聚合物市场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它们积极调整战略,推动聚合物、塑料和化工行业向可持续、气候友好的方向转型,并融入循环经济,为客户提供绿色解决方案以及石化产品的替代品。从原料端入手,这些品牌扩大原料组合,将可再生碳纳入其中,尤其是增加生物质的使用,直接带动了生物基聚合物的供应增长。
然而,市场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欧洲面临的挑战尤为显著。尽管亚洲和北美在生物基聚合物市场上的优势不断扩大,但欧洲尚未建立起一致的政策框架,难以充分发挥生物基聚合物的优势、特性和应用。政策支持的不足,使得欧洲在全球生物基聚合物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市场份额不断下滑。
此外,生物基聚合物行业还面临着技术瓶颈、成本控制等难题。部分生物基聚合物的生产技术仍不成熟,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难以与传统化石基聚合物竞争。同时,生物基聚合物的大规模应用还需要解决回收体系不完善、消费者认知度不足等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下,生物基聚合物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亚洲凭借产能扩张和技术创新,引领着全球生物基聚合物市场的强劲增长。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政策的完善以及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生物基聚合物有望在未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为全球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重要贡献。未来,各地区需加强合作,共同突破行业发展瓶颈,推动生物基聚合物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积水化学近日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在2024至2025财年(截至2025年3月),该公司实现净利润819亿日元,较上一财年增长5%,连续三个财年创下盈利新高。
近日,住友化学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至2025财年,该公司实现盈利380亿日元,较此前预期高出130亿日元,同时也超出市场平均预测水平。
近日,科迪华股份报告称,第一季度实现盈利6.56亿美元,同比增长55.1%;销售额为44亿美元,同比下降1.7%;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13美元,同比增长27.0%,超过分析师普遍预期的0.88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