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以“五化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加快老油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近日,大港油田召开“大港油田勘探开发60周年  老油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系统谋划今后一个时期绿色化、数智化、精益化、市场化、融合化“五化转型”总体工作部署,动员全体干部员工传承石油精神,共同奋进“建设基业长青现代化百年油田”新征程。

大港油田是我国东部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小摇篮”。随着1964年12月20日港5井喜喷工业油流,大港油田就此诞生,成为继大庆、胜利之后新中国自主开发建设的第三个油田,并先后分立出华北、渤海、冀东多个油气田,自营区原油产量长期稳定在400万吨左右。

开发建设60年来,大港石油人始终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主旋律,在构造破碎、储层多变的地质“迷宫”中开展找油找气的实践探索,接连创造了我国第一口海上产油井、第一座人工岛、第一座储气库、第一个10万吨级陆相页岩油效益开发示范平台等多个国内或行业第一,被誉为中国石油对外合作典范的赵东油田曾连续8年保持百万吨以上稳产,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大港油田在以“盐碱滩上干革命、小碎块里搞石油”为核心的大港特色石油文化理念引领下,积极构建以油气勘探开发为主体、新能源和储气库业务两翼齐飞的“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勘探开发呈现“海陆并举、常非并进”良好局面,拥有断陷盆地陆相页岩油富集理论与甜点评价、复杂断块油田高精度油藏描述、高含水油田渗流场精准调控与全藏波及、滩海油气田海油陆采开发等16项优势特色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截至目前,累计生产原油2.14亿吨、天然气281亿立方米。

充分发挥区位、资源、技术优势,大港油田规模开发风、光、电、热等非化石能源,立体打造“地热+光伏+储能”多能互补的“智慧零碳园区”,建成中国石油最大规模浅层地热供暖项目群,并网投运京津冀地区首座磷酸铁钠电池储能先导试验电站,2023年新能源产能当量达到11.24万吨标油,预计2030年达到50万吨标油以上,清洁替代率达到25%以上。

大港油田储气库群是京津冀地区工作气量最大、见效最快的区域性调控气源,所采天然气两个小时即可到达北京城区,到2024年,已完成了23个采气期天然气供应任务。为最大限度保障民生用气,大港油田全面启动50亿立方米工作气量“三年行动方案”,按照“大库大站、大出大入、协同采油、规模发展”原则,不断加快后备库研究建设,持续为京津冀和更多地区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大港力量。

当下,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大港油田积极响应国家“双碳”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以科技创新为特点、以“五化转型”为路径的新质生产力,强力推进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积极布局风光电、钠离子储能、碳资产交易、伴生矿开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氢能等未来产业,到2030年,油气产量当量上升至500万吨并保持长期稳产,着力打造千万吨级综合能源新高地,建设基业长青现代化百年油田。(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关键字:大港油田以“五化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相关推荐

渤钻钻二开展劳动竞赛助力高质量发展

激活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5-11-04     河北石油化工新闻

向新而行 向强发力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在全球绿色经济转型的浪潮中,石油和化工企业必须主动求变,扎实做好生态碳汇的“加法”,落实碳排放的“减法”,不断破解降碳难题,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向新而行、向强发力。  向新而新,就是企业要...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四化建持续扩大合作“朋友圈”

  近日,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与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环保及生态治理、产业园区与市政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四化建持续扩大合作“朋友圈”

  近日,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与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环保及生态治理、产业园区与市政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神木天元多举措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2025年,神木煤化工天元公司通过精准培训、以赛促练、以创提质等方式,全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吉化数据中心加大承包商监管力度

  日前,针对2家承包商在UPS抢修、蓄电池充放电及蓄电池拆除施工项目中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吉林石化公司数据中心出台硬核措施,强化承包商监督管理。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