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轮胎产业“三重跃升”


“2025年的轮胎市场,将是技术、成本、生态与服务的终极较量,在这场变革中,唯有兼具规模化降本能力、创新技术储备的企业,方能穿越周期、持续发展。”当被问及轮胎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时,中国橡胶工业协会高级副会长、轮胎分会理事长、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金荣如是说。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规模化降本?积极拥抱人工智能(AI)正成为业界共识。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当前AI正推动轮胎产业实现“三重跃升”。

第一重跃升——赋能降本增效 重塑制造流程

AI技术在轮胎生产全流程中的深度渗透,正在为企业打开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的新空间。

国内头部企业已实现从“人工作业”到“无人车间”的跨越。在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黑灯工厂”里,机械手臂、EMS小车和堆垛机等智能设备协同作业,无缝衔接硫化、物流和仓储等各个环节,实现过程生产的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经统计,可降低70%的人工成本,能耗下降约15%。

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的全流程“工业4.0”智能化工厂在提升资源利用与生产效率方面也取得了不俗成绩。据企业负责人介绍,智能工厂运用数字孪生技术与工业互联网,对生产数据进行全方位整合与深度分析,精准优化生产节拍与资源分配。智能工厂建成后,能耗与人工成本显著降低,实现了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大幅提升。同时,该智能工厂打破了传统生产工艺和集中式生产方式的束缚,集成信息通讯技术、数字控制技术与智能装备技术,打造出以“产品定制化、企业互联化、制造智能化”为核心的智能生态系统

“厂区中所用的300多台机器人有80%都是我们自主研发和制造的,新工厂的生产效率较传统工厂提高近3倍,产品不良率降低80%以上。”该负责人说。

玲珑集团有限公司也正乘“智”而上。其智能工厂通过打造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的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线、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研发管理系统、建设智能化物流运输等方式,将企业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产品不良率降低50%,成为轮胎行业首批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卓越级智能工厂的项目。

第二重跃升——加速配方研发 打造核心竞争力

配方研发是轮胎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AI技术的融入,为这一领域带来了较大变革,通过构建“轮胎AI配方设计专业模型”,企业能够实现配方优化方案的智能设计性能、预测与快速迭代优化,大幅提升研发方案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加速产品升级迭代进程。同时进行场景化创新,满足极端环境、年轻消费场景、定制化服务等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双星集团也正在搭建“研发4.0”+“工业4.0”+“服务4.0”产业互联网生态圈。据双星集团负责人介绍,其“研发4.0”体系以AI数字孪生设计平台为核心,汇聚全球研发资源,能够提前发现设计缺陷,加快研发速度,让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企业在配方研发领域持续突破。

中策橡胶集团则在生产环节引入阿里云的人工智能ET工业大脑,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在短时间内处理分析每一块橡胶的出身,匹配最优的合成方案,极大地稳定了混炼胶性能,平均合格率能够达到3%~5%。

类似的AI应用趋势也正在全球轮胎产业中扩散。如韩泰轮胎与韩国科学技术院携手合作,开发基于AI的配方预测模型,能够对15种材料组合变量进行全面剖析,生成高度优化的配方方案。住友橡胶推出“Tyre Leap AI Analysis”技术,能够预估橡胶性能及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从而预测使用后的性能。数字孪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AI”。众多全新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轮胎配方研发的全流程。

第三重跃升——护航安全生产 构建智能防控体系

安全生产是轮胎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石,AI技术的引入有效改善了传统监控手段有时存在响应迟缓、无法实时预警的弊端。

以山东新豪克轮胎有限公司为例,其借助超脑设备的智能AI算法,对厂区内的潜在危险情况进行24小时无间断监测与智能预警。一旦出现异常状况,系统能瞬间捕捉并发出警报,及时通知相关人员采取处置措施,为员工人身安全和工厂正常运转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智能防线。此外,公司的制造运营管理(MOM)系统,集成了多维度管理系统,实现人、机、料、法、环各要素的管控运营工作,保障生产安全。这种基于AI的安全防控体系,不仅大幅提升了事故预防能力,更让安全管理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智能型”转变,释放出更多人力投入到核心生产环节。

 “企业可以通过将计算机视觉技术与传感技术深度融合,构建起厂区智能化防控体系,在人员入侵、烟雾探测、火焰识别、人员睡岗等多个关键场景实现快速精准识别与即时响应,告别被动监控模式,迈向智能主动防御新时代。”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仲雪表示,未来的轮胎工厂将深度融合AI技术,人机协作将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

相关推荐

以“数字引擎”突破开发极限 ——孤东采油厂数字化转型纪实

站在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垦东12平台上,高级工程师韩永刚轻轻动了几下手指,脚下3000米处的油藏三维模型就出现在平板电脑上。

2025-05-14     中国化工报

第二十七届北京科博会未来产业推介会: 具身智能发展需结合真实世界数据

5月9日,在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以“从DeepSeek+机器人到具身智能”为主题的未来产业推介会举行。

2025-05-14     中国化工报

谷歌与陶氏借AI破解塑料回收瓶颈

近日,谷歌与陶氏化学宣布达成一项开创性合作,旨在借助人工智能(AI)技术破解薄膜和软包装塑料回收的技术瓶颈。这一合作预计每年可助力处理7万吨当前几乎无法回收的塑料废弃物。

2025-05-14     中国化工报

海天塑机、海康威视签订合作协议

近日,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天塑机)和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威视)就机械装备前装、全球制造基地数字化建设等领域达成合作共识,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05-14     中国化工报

寰球六建管道数字化预制显成效

5月12日,从寰球六建公司传来消息,该公司承建的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乙烯装置数字化管道预制已经累计完成16.7万余英寸,突破单日预制焊接量3000英寸以上,为项目顺利推进注入...

2025-05-14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