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奥德源新材料(石家庄)有限公司凭借全流程技术创新能力与成熟的产业化服务体系,成功中标中石油深能院绿氢电解装置项目,该项目的落地不仅标志着其在氢能装备赛道的技术领先性与市场竞争力再获权威认可,更彰显了氢能市场对其“技术研发 - 项目落地 - 运维服务” 全周期管理能力的深度信任。
据了解,奥德源本次中标的碱性水制氢装置集成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以“高效、安全、定制化”定义绿氢行业标杆,具备高效低耗,性能领先特点,采用创新材料与结构、流场优化设计,降低杂散电流,效率提升15%以上,单位制氢能耗实现8000电密/㎡-4.3kW・h,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0%以上,支持宽负荷稳定运行,负荷范围:5%-120%的宽功率波动范围,与PEM电解槽的风光可再生能源波动特性适配性相媲美。
同时,还具备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特点,全系统搭载多重防爆监测与智能预警装置,关键部件通过 8000小时连续运行可靠性测试,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9%。采用模块化设计,维护便捷性提升30%,可满足油田、炼化等多种高危场景的严苛安全要求。
不仅如此,奥德源为项目进行了定制化服务,全周期赋能,基于客户需求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针对中石油深能院项目,量身定制常压直输型装置,适配绿氢耦合等需求,配套全生命周期运维服务体系,搭建数字孪生平台通过融合物联网(IoT)、大数据、虚拟仿真等核心技术构建的平台,在绿氢行业实现了物理世界与数字空间深度交互与闭环优化,这种平台不仅是数据的“镜像”,更是驱动决策的“智能引擎”。
此次中标不仅是奥德源技术实力的印证,更凸显了氢能产业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跃迁。随着我国 “双碳”目标推进,绿氢作为能源结构转型的核心载体,其装备技术创新将成为破局关键。未来奥德源将持续加码风光离网耦合制氢装置轻量化设计及常压直输技术研发。奥德源以“重新定义碱性电解槽能效极限”为目标,正通过持续创新推动氢能从“概念” 走向 “现实”,为我国零碳能源体系建设注入核心动力。
奥德源公司成立于2008年,深耕电化学行业近20年,对电化学领域有着深入研究,以电解装备核心材料与技术研发为核心的科技型企业,拥有各项专利技术20多项。公司于2008年在国内率先研发出柔性连接膜极距结构弹性支撑体并应用于国内氯碱行业,该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主导和推动了国内氯碱行业电解槽膜极距结构弹性支撑体的发展,先后自主研发了过硫酸盐、过二硫酸、盐酸、次氯酸钠、高盐废水及碱性水制氢电解槽。
为适应快速发展的氢能产业以及满足客户对柔性连接膜极距结构弹性体及多元合金高性能复合电极产品的需求,于2023年成立了奥德源新材料(石家庄)有限公司,致力于氢能装备的技术发展和核心部件的研发创新,是碱性水制氢电解槽-柔性连接膜极距结构弹性支撑复合电极的开创者,电解槽催化电极的专业制造商,形成了以多元合金材料制备+拉拔+退火+编织+喷涂+热解等全产业链制氢装备核心部件供应商及水制氢电解槽技术服务商。
公司始终秉承 “创新为引领,品质为基石” 的理念,专注于电解水制氢领域关键材料与部件的研发、生产及技术服务,致力于为全球绿氢产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助力能源转型与 “双碳” 目标实现。(通讯员魏曼 中国化工报赵晨光)
打通产业链,形成“光伏制绿电、绿电制绿氢”新能源产业格局 7月2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这是我国首个实现工业运行的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
近日,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检验中心)承担的绿氢装备与燃料电池技术实证基地项目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
继我国首条碱水制氢复合隔膜生产线在西安氢基碳能科技有限公司投用后,新一代3D复合隔膜自主研发成功并实现批量化生产,可降低绿氢制备成本。这是《中国化工报》记者6月下旬在西安氢基碳能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时了解...
近日,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表示,印度目前正规划总投资约2万亿卢比(约合230亿美元)的绿氢项目计划,其中包括国内炼油商已经启动招标程序的4.2万吨/年的绿氢生产项目。
近日,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两台1000Nm3/h电解槽设备在完成最后调试与检查后,从江苏无锡工厂启运发往澳大利亚默里谷氢能园区。这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绿氢项目之一,也是隆基氢能为之交付的首单绿氢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