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板块:内生动能不断增强——石油和化工板块一季报业绩盘点(上)

编者按 截至目前,A股共有531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580家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一季度实现营收约25555.7亿元,同比下降8.66%;实现净利润1426.64亿元,同比下降4%。从细分领域看,板块业绩有喜有忧、走势分化,今日起推出石油和化工板块一季报业绩盘点(上下篇),对此进行分析。


  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基石,在全球产业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一季度,在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行、国内交通行业新能源替代加速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石油板块中的采掘、油服和炼化三大细分行业,凭借自身发展策略与市场适应性,展现出各不相同却又充满韧性的发展态势。

  石油板块包括采掘行业6家、油服行业15家、炼化行业30家在内的51家上市公司,一季度共实现主营收入19338.4亿元,同比下降6.24%;实现净利润1064.56亿元,同比减少5.76亿元。尽管营收与利润有所下滑,但板块内部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等内生动能持续增强,为行业未来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桶油” 分化中各有亮点

  在全球能源市场复杂多变、油价波动频繁的大背景下,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一季度利润分化但均有亮眼表现。

  中国石油一季度营业收入7531.08亿元,同比下降7.3%,但净利润达468.09亿元,同比增长2.3%。在勘探及开发领域,油气当量产量4.67亿桶,同比增长0.7%,其中国内油气当量产量4.18亿桶,增长1.2%,有力保障了国内能源供应安全。新能源业务更是发展迅猛,风光发电量同比增长94.6%,加速推动公司向绿色低碳转型。炼油板块中,加工原油3.37亿桶,成品油、乙烯、化工产品商品量均实现同比增长,新材料产量更是同比增长37.5%,彰显了技术创新与产品结构优化成果。销售业务方面,国内成品油市场份额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天然气销售业务经营利润达135.1亿元。

  中国石化一季度营业收入7353.56亿元,同比下降6.9%,归母净利润132.64亿元,同比下降27.6%。勘探及开发板块油气当量产量增长,天然气产量增幅达5.1%;炼油板块加工原油6213万吨,化工轻油产量同比增加11.3%,但成品油产量减少4.2%;营销及分销板块成品油总经销量下滑;化工板块虽亏损收窄,但仍未摆脱亏损局面,投资收益受套期保值等业务影响,同比下降69.9%。

  中国海油一季度营业收入1068.54亿元,同比下降4.1%,净利润365.63亿元,同比下降7.9%。净产量1.888亿桶油当量,同比增长4.8%,国内外产量均有提升。勘探成果丰硕,获得2个新发现并成功评价14个含油气构造,多个新项目投产为后续增产奠定基础。成本控制优势显著,桶油主要成本27.03美元,同比下降2%,体现出强大的经营韧性。

  展望未来,“三桶油”均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战略。中国石油计划将八成资本支出投向油气和新能源分部,加大非常规资源开发与海外自主勘探,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产能占比达一次能源生产的7%;中国石化持续推进上游勘探开发,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推动炼化产业结构转型;中国海油2025年预计资本支出1250亿~1350亿元,提升产量目标至7.6亿~7.8亿桶油当量,聚焦海上新能源与油气融合发展。

  油服 加快多元化发展

  今年以来,受主要油气生产国增产计划和国际地缘政治影响,国际油价出现明显下降,从近期A股油服企业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可以看出,行业公司整体表现稳中有升。15家油服公司共实现主营收入560.3亿元,同比增长3.99%,实现净利润26.27亿元,同比增长28.46%,中海油服、石化油服、杰瑞股份等公司均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油服行业发展与上游投资紧密相关。从“三桶油”及国际石油公司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来看,虽资本开支有所收缩,但整体仍保持稳定。中国石化计划在1643亿元资本支出中,767亿元投向勘探及开发板块;中国海油预计资本支出1250亿~1350亿元;中国石油将八成资本支出(约2100亿元)用于油气和新能源分部,沙特阿美今年资本投资也维持在520亿~580亿美元的稳定规模。

  面对油价波动与“双碳”目标,油服企业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海默科技围绕主业进行多元化布局以降低油价风险;贝肯能源推进高附加值产品合成项目,预计年内投产;杰瑞股份将业务拓展至数字化服务,2月其子公司与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签署9.2亿美元井场数字化改造项目合同,为行业转型提供范本。

  炼化 步入存量竞争新阶段

  2025年以来,国内炼厂炼油效益整体向好,传统炼油厂实现小幅盈利,这得益于国际油价低位运行与国内宏观经济改善带来的需求增长。一季度,30家炼化企业主营收入2724.84亿元,同比下降3.78%,净利润62.73亿元,同比增长3.69%。不同类型炼油厂因产品市场供需差异,利润呈现“炼油—芳烃型利润>炼油—烯烃型利润>炼油型利润”的格局。

  招商银行研究表示,我国炼油产能已达9.56亿吨,基本逼近“10亿吨”的碳达峰政策上限。未来两年最后一批炼化一体化项目陆续投产后,炼油供给侧将进入存量优化阶段。

  展望二季度,随着夏季出行旺季临近,航空煤油需求预期回升,叠加炼厂集中检修造成的供给缺口,市场供需格局或迎来转机。但国际原油市场博弈加剧、贸易摩擦不确定性增加,炼化行业需在波动中寻找平衡,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结构调整提升竞争力,这将成为破局关键。


相关推荐

河南油田铁路专线成中欧班列重要枢纽

  5月13日,一列中欧班列经过接运员引导,抵达南阳仓库田三铁路专用线。

2025-05-19     中国化工报

绿氨绿醇产业崛起正逢其时   

  在日前召开的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客户大会上,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指出,我国能源、石化等传统产业正面临国内外低碳转型压力,发展绿氨绿醇成为破解合成氨、甲醇生产高碳排放的核心路径。 ....

2025-05-19     中国化工报

天津石化炼油硫磺回收加热炉尾气再热器吊装圆满成功

天津石化炼油硫磺回收加热炉尾气再热器吊装圆满成功

2025-05-19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

辽滨经开区何以成为投资兴业优选地?

3月29日,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招商引资春季项目集中签约仪式,32个项目签约入驻,总投资额203.05亿元,彰显投资优选地的巨大魅力。近年来,辽滨经开区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不断打造....

2025-05-19     辽宁石化新闻

乙二醇市场有望走强

  据生意社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内乙二醇价格波段下跌,4月上旬快速下滑,5月11日华北地区聚酯级(≥99.9%)均价为4340元(吨价,下同),较2月10日跌幅达8%。但市场在5月12日出现转机:中美...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