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第四届现代农业发展论坛—肥料新质生产力大会在合肥召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杜森作主题报告。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杜森
我国节水农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当前,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1亿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3亿亩次,其中水肥一体化面积在1.7亿亩。减肥增效目标实施以来,我们用更少的化肥生产了更多的粮食产品。2024年,全国化肥用量4988万吨(折纯),比2015年减少1000多万吨,减幅达到17.2%,并实现连续9年负增长。同时,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利用率也不断提高,从2013年的33%,提高到2024年的42.6%。10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
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在增加耕地面积方面空间有限,需在增单产上作文章,实施“四大行动”助力提单产、增绿色:
一是科学施肥增效行动。聚焦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强化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的三新集成,提倡施肥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实现“总量控制、结构优化、精准施用”目标。
二是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在畜牧大省、粮菜主产区、生态保护重点区聚焦畜禽粪污、粮食作物机制创建,探索建立粪肥还田运行机制。
三旱区节水增粮行动。充分利用天然降水,保住土中墒是关键。强化雨水高效集蓄;强化土壤蓄水保墒;强化作物抗旱抗逆。
四是水肥一体化单产提升行动。水分养分精准高效供应,水肥一体化是支撑增密种植、促进单产提升的关键举措。其四大建设模式包括高标准智能型、固定耐久型、常规经济型和轻简便利型。
贵州磷化集团的高浓度磷肥产能占全国1/3,实际生产量占全国1/4,在国内处于龙头地位。但在新质生产力促进磷肥创新方面,目前面临的压力仍然很大。
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市场的需要。现在种植大户越来越多,他们对肥料的性价比和投入产出比较重视,所以企业自身必须要有好的产品和服务。
在中国化肥的发展历程中,复合肥企业每个阶段都因农业需求的不同而催生了不同的新质生产力。当前阶段,三宁化工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做了以下探索。
中化化肥作为国资央企,一直关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相关要求,并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商业战略,把生物技术和生物肥料作为未来的主航道,也是作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突破的一个方向。
肥料是粮食的“粮食”,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要想让人类健康得到保障,就要做“聪明的肥料”。我认为健康、聪明的肥料,一是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刺激素及微生物等,和大量元素以及中微量元素协同增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