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这个词,去年以来出现的频率很高。
起初,“内卷”是网络上年轻人用来形容一种在工作时不知劳逸结合,甚至于为此放弃身体健康的状态。他们会略带幽默地表示:“同事一个人做了三人份的工作,‘卷’到我了。”
今年,“内卷”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更是一锤定音: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
“内卷式”竞争,指的是行业内部的非理性竞争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行业,低水平价格战频发,在低利润下运营的企业往往会减少在技术研发、质量提升、员工福利等方面的投入,最终导致资源被大量浪费,企业利益受损,行业发展停滞不前。同时,消费者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
去年记者在参加净水剂行业讨论会时,就听到这样的声音:“现在‘内卷’太严重了,部分同行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低价销售质量根本不达标的产品,让严格按照标准生产产品的企业无法生存。长此以往,甚至会危害饮用水安全。”
在“内卷式”竞争中没有赢家,必须立即叫停。但要想行之有效地整治“内卷式”竞争,还得弄明白——为何有如此多的行业陷入“内卷”?
从“内卷”的主体来看,一方面,部分企业以“跟风”心态规划项目,盲目追新逐热,项目建成后为了开工不得不压低价格,比如近年来屡次亮起“内卷”红灯的光伏行业;另一方面,部分行业正面临转型“阵痛”,既有市场饱和,增速放缓,企业为追求市场份额一再压价,以至于影响产品质量,在全行业形成恶性循环。
从“内卷”的推手来看,部分地方政府忽视当地产业链发展实际情况,看哪个热门就推动哪个上马,这既给政府带来投资风险,又让行业陷入同质化竞争。
去年以来,要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声音频频传出,用词从去年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防止”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整治”,不仅体现出整治“内卷”的紧迫性,也给地方和企业提了个醒:要尽快停止“内卷式”竞争,让企业、行业乃至地方经济真正回归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
今年1月7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明确,各地区不得突破国家规定的红线,违规实施财政、税费、价格、土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日前,《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也表示,今年的重点工作是在继续落实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强化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基础上,推进统一的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联通的市场设施、统一的要素资源市场、统一的商品服务市场、统一的市场监管。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地方经济促进行为、招商引资行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真正破除地方保护。
而在企业方,恰是在“阵痛”期,才更应谋求破局的出路,而不是在低价“内卷”的恶性循环里画地为牢。要多思考,是否可以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实现降本增效?是否可以通过精准定位市场需求实现差异化竞争?是否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拓展新的下游应用场景……
事实上,就石化行业来说,近几年已经有不少行业及企业注意到“内卷式”竞争带来的恶果。部分企业努力作为,奋力摆脱“内卷”泥淖,他们或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或通过创新推出新产品,或产业转型另辟新赛道。
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这是最大的资源之一。而身处这一市场中的行业企业,也应以坚定的信心、破除困难的勇气、长远谋划的智慧来发现机遇、拥抱机遇。竞争不可避免也不应避免,但如何竞争,我们都应该好好想一想。
昆明川金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月17日公告,拟投资19.34亿元在埃及建设磷化工项目。川金诺埃及苏伊士磷化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年产80万吨硫磺制酸、30万吨工业湿法粗磷酸、15万吨52%磷酸、30万....
当前,我国化工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叠加全球经济周期性调整与“双碳”目标约束,行业亟需构建新发展范式。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结合产业实践提出以下建议: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破解结构...
近日,河南省鹤壁市政府办公室发布消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已于3月28日同意鹤壁元昊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公开转让,并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
中国海关初步统计数据显示,1~3月中国累计出口各种大量元素肥料715.6万吨,同比增幅为44.5%;1~3月累计进口各种肥料383.2万吨,同比降幅为8%。
近日,由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与国家管网集团研究总院联合共建的天津市碳计量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天津市在碳计量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服务创新领域迈出关键步伐。